【摘 要】
:
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1911—1930年奉张主政时期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情况进行总述,主要考察1910年代以来至九一八事变前,关内移民流入东北地区的大体情况,梳理此时段移入东北的关内移民的具体数量及规模,分析在大规模移民涌入的过程中,移民所存在的阶段性差异及距上代移民的变化情况。第二章主要对关内移民移入东北地区的流向问题进行分析,移民的流向问题既包括职业流向,同时也包括空间流向。虽鲜有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1911—1930年奉张主政时期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情况进行总述,主要考察1910年代以来至九一八事变前,关内移民流入东北地区的大体情况,梳理此时段移入东北的关内移民的具体数量及规模,分析在大规模移民涌入的过程中,移民所存在的阶段性差异及距上代移民的变化情况。第二章主要对关内移民移入东北地区的流向问题进行分析,移民的流向问题既包括职业流向,同时也包括空间流向。虽鲜有直接、连续的数据统计,但通过相关要素及实地调查中梳理移民的人口数字变化的发展趋向,可探析出1911—1930年,移民流入东北地区后存在的职业、空间流向转向与角色转化情况。第三章主要是对1911—1930年移民流向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此时段关内移民流入东北地区距上代传统农业移民流入产生变化的原因,即东北内部政治因素及工商业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移民在此时段大量移入东北地区,并非完全得益移出地的推力与移入地的拉力,而在近代东北内部的工商业社会发展。1911—1930年,关内移民流向东北地区,具体流向距上代产生显著变化,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移民个体的选择,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东北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内在需求,而移民源源不断的流入也反过来影响了这一转型的进程。
其他文献
真空感应电极是镍基高温合金生产的基本环节。若电极出现开裂,则严重影响合金的后续精炼过程,导致自耗冶炼或电渣重熔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熔速和熔滴率等工艺参数大幅度波动,造成金属熔池液流扰动,最终使材料出现黑斑、白斑和点状偏析等宏观缺陷,导致铸锭产品判废。为此,本文针对典型镍基高温合金电极锭的开裂行为及机制展开研究,揭示一次枝晶臂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大小、枝晶偏析程度以及碳化物分布等对合金开裂行为的影响规律
随着国际市场的开发,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对板形和表面等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某个方面来说,首钢京唐公司热轧产品板形缺陷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产品质量继续提高的瓶颈之一。热轧板卷的板形质量缺陷不仅影响着钢板成形质量,也给后续的焊接、组装增加了难度和成本。尤其是随着极限薄规格(≈1.2mm)热轧板带产品的出现对板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重点从首钢京唐2250产线装备配置水平、工艺
低频声波传感器在自然灾害预警领域、工业领域、地质探测领域和军事领域等都拥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低频声波传感器有电学式和光学式两大类,而光纤声波传感器在光学式声波传感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光纤声波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体积小、成本低和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等优点。本文针对高灵敏度、高响应平坦度和小型化低频声波探测,提出了两种基于光纤-薄膜复合器件的低频声波传感器。同时,为了解决光纤传
超短激光脉冲具备宽光谱、短脉宽及高峰值功率等特性,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全光纤结构的超短脉冲放大器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课题主要针对1.5μm波段,研究了两种全光纤结构的超短脉冲放大与压缩技术。一种基于自相似放大,并用高非线性光纤进一步展宽光谱以获得更短脉冲;一种基于孤子压缩效应,在放大同时压缩脉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基于正常色散增益光纤的全
材料研究领域对物质结构十分关心,XRD方法是研究物质结构的最有力工具。相变存储材料利用材料不同相之间的快速相变以及性质差异来存储信息,而不同相之间的结构差异是其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所以XRD测量其结构对于研究该材料的物理性质、进一步指导结构改进、寻找更优异材料十分重要。本文使用了Materials Studio软件Reflex模块对材料GeSb、Sb90Si10、Te、Ag的X射线衍射图谱进行了全
ECA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制备超细晶的方法,其特点是挤压前后材料的形状尺寸以及成分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能进行多道次的挤压,通过每道次的应变累积以及对材料施加大塑性变形量,实现细化晶粒的目的。影响ECAP工艺对晶粒细化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模具结构、挤压道次、挤压温度、挤压路径、背压等,本论文主要研究不同挤压路径对纯铜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当使用内交角Φ等于120°的模具进行ECAP实验时,传统路径当中A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