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核心滨水区再开发规划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不少城市需调整其行政区域划分以适应城市的进一步发展。2005年4月,广州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东山区、芳村区被撤销,分别并入越秀区和荔湾区,新成立南沙区、萝岗区。 行政区划调整之后,荔湾区包括原荔湾区与原芳村区,辖区面积达62.4平方公里(包括水域),成为广州市唯一一个拥有珠江一河两岸的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荔湾区城区发展空间扩大,荔湾区珠江两岸滨水区域由原来的城区边缘地带转变为荔湾区的中心地带。在《广州荔湾区“十一五”规划》和《荔湾区概念规划纲要》中,政府提出荔湾“核心滨水区”的概念,范围包括:黄沙大道、珠江大桥、芳村大道、鹤洞大桥和人民桥之间的滨水区域。由于先天的区位优势和景观优势,荔湾核心滨水区的发展对城市的作用将无可估量。荔湾核心滨水区的再开发已被提到了广州城市建设的重要议程之中。那么,新的荔湾核心滨水区应当如何定位,如何规划,如何发展? 本次研究通过对目前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相关理论整理总结,基于宏观分析荔湾核心滨水区再开发的背景情况,结合对其现状各方面的解读,进而在规划层面上对再开发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对策,最后结合本次研究的心得对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提出-些应注重的问题。 本文分为六章节,其中三、四、五章为重点章节。 第一章叙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对与课题相关的概念作阐释。 第二章简析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动态,并研究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获得研究启示与支持。 第三章开始进入本次研究主题内容。首先阐述广州行政区划调整的概况、目的和意义;进而宏观分析在新形势下荔湾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思考荔湾核心滨水区对荔湾新-轮发展所起的作用,论证荔湾核心滨水区再开发的时机成熟。 第四章通过对荔湾核心滨水区现状的解读,包括荔湾空间历史发展对滨水地区的影响、荔湾近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以及荔湾的空间结构,核心滨水区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和景观环境,从而总结出荔湾核心滨水区现存的各种问题。同时对现有的相关规划逐一评析,一方面作为研究的部分依据,一方面找出未考虑详尽之处以在研究中提出调整改进策略。第五章为对荔湾核心滨水区再开发的规划研究部分,是本文最核心的内容。具体分为发展定位、功能分区、空间结构、交通发展、土地利用模式和地区旅游发展六部分进行研究,提出基本思路和具体设想。 第六章结合本次研究的心得,对滨水区再开发引申思考,探讨我国滨水区再开发的动因和必须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岭南地区湿热气候特点,以广州地区典型的围合式、行列式组团为对象,运用实测-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组团的室外热环境状况和设计策略。 本研究工作分为四部分。
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建筑所普遍采用的易于接受而廉价的技术措施,是唯一完全不消耗能源的被动式控制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论文致力于分析广州地区规划设计的
在声学领域中,视听交互方面的研究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类型的声音在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空间中都会对不同的视觉感知有不同的影响。在大型综合铁路客运站中,复杂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