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资本结构以及投资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很少从证券市场角度研究股市波动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而我国尚处在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的转轨经济时期,上市公司频繁进出二级市场进行短期股票投资对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探究股票市场短期波动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公司资本结构、投资决策行为等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股市收益波动与现金持有水平、资本结构以及实物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主线,建立了股票收益波动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资本结构和实物资产投资的三个角度的相关性分析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可供实证检验的假设。论文以2005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为数据窗口,选择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市收益波动与上市公司财务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现金持有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会根据市场收益情况来进行证券投资决策;上述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以及监管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自有现金比较充裕和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公司更容易投资于股票;上述负相关关系在牛市的时候更为显著,说明公司的证券投资和现金持有决策受到市场周期和投资情绪的影响。(2)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负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会根据市场收益情况来举债进行证券投资;上述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融资渠道多样性的国有企业并不单纯依赖于负债融资进行证券投资;政府为了应对上市公司违规举债炒股而制定的监管政策的效果对国有企业不显著。(3)中国股市收益高时,公司投资越多,同时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低,说明股市收益高时,企业投资的增加是因为此时企业整体融资约束减少,所以企业投资会增加,从实证角度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股市收益好的时候,国有企业和监管行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更强,并进一步指出投资受自有资金约束更强的原因是他们更容易存在过度“炒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市收益波动与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并且所有权等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类型企业的股票投资行为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