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自然化认识论及其规范性问题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来没有在探索知识的路上停下脚步,但对于“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答案。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以“如何从贫乏的感觉输入产生汹涌的输出”为主题,探讨人类如何从感觉刺激产生出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论,通过语义上溯,辅之行为主义意义理论与语言学习理论,把认识论主题转化为“如何说明观察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自然化的过程中,以普特南和金在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这个新认识论是否保留了认识论应有的规范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分别从真理和知识的角度对自然化认识论进行了批判。面对他们的质疑,笔者重新阐述了蒯因的真理观与知识论,还原蒯因本意,驳回质疑。为了更好地维护自然化认识论同时保留认识论的规范性,本论文在最后一章说明了传统认识论与自然化认识论中规范性的不同,并重新梳理了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关系,提出了笔者对于规范性与描述性之间关系的看法,并且建构有关规范性的假设,为规范性的存在进行辩护。在撰写论文时,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的规范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原著及相关著作内容的梳理、分析与反思,把论文主要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背景来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规范性问题的不断发展及蒯因认识论自然化的过程;第三部分对质疑规范性存在的观点进行回击与反驳;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关系,重塑了自然化认识论中的规范性的地位。
其他文献
本文从物质空间的边缘地带作为切入点,并引入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这一专有名词,对边缘效应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进行了三个空间层次的阐述,并抽绎出四种边缘地带的模型范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通讯、控制、互联网与物联网等领域中的需求呈现出实时、高并发、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等特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去中心式一致优化算法研究引起了广
传统的数据流分类技术通常需要大量的全标注训练样本来构建分类器,代价昂贵且比较耗时。但在现实生活中,数据流中的数据大多是未标注的,这使得传统的流分类技术缺乏实用性。
人体内共生微生物的数量多达4×1014个,其中肠道菌群占90%以上,由此可见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十分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麦麸(WB)膳食纤维由己糖和戊糖组成,它可以改善
目的: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简称TRPV1,又称辣椒素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型受体,在痛觉传递和外周敏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 ge,HDR)图像细节丰富,能够很好的再现自然场景中的亮度范围,其在卫星气象、军事、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具有高动态范围显示的设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推进能源体系升级的国家能源战略。由于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具有随机性、波动性、能量密度低,数量庞大等特点,对传统电网的
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取得的巨大成功,机器学习界掀起了研究深度学习理论及其应用的热潮。尽管深度神经网络性能强大,但其也具有诸如无法应用于小规模数据,训练过程对计算
目的:骨癌疼痛(bone cancer pain,BCP)由于其复杂的机制而难以治疗,因而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许多与疼痛相关的通路。然而,内质
背景: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作为消化道尤其是小肠疾病(Small bowel disease,SBDs)诊断的一线工具,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是公认检查小肠疾病的简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