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极大地影响着教育全过程。本研究旨在从社会交换的角度论述小学师生关系,将师生社会交换定义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各自的资源进行交换的过程。以小学老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学师生社会交换的理论构想,通过开放式问卷等方法编制了小学生师生社会交换关系问卷预测问卷,经过初测修改最后形成正式问卷。然后用正式问卷对255名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修订后的小学生师生关系问卷的学生问卷对39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共同测量小学师生的社会交换关系质量的高低,初步探究当前小学师生社会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结果:(1)小学师生社会交换关系问卷共有23个题项,由积极管理、消极管理、关心爱护、期望回报与帮助支持五个维度构成。问卷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良好,可用作小学老师师生社会交换关系的测量工具。(2)总体上,小学师生的社会交换关系的质量良好。小学老师对学生的社会交换关系在性别、婚姻状况、班主任职务、职称和教龄五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在与老师的社会交换关系中,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和班干部职务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老师的师生社会交换质量要高于男老师;已婚老师的师生社会交换质量要高于未婚老师;班主任的师生社会交换质量要高于其他任课老师;小教高级职称的老师比其他职称的老师在与学生社会交换上表现更好;教龄在5-10年的老师与学生互动要比教龄在5年以下和10年以上的老师要好。师生社会交换质量随着学生年级递增而下降,三年级学生最好,六年级学生最差;女生与老师的社会交换质量要高于男生;担任班干部的小学生与老师的社会交换质量高于没当班干的学生;城市学生要比农村学生在与老师的社会交换过程中表现好。(3)老师应该多与高年级学生交流沟通,且在与学生互动中应该多加强情感上的交流,并在对待学生上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