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诊断技术的棒束通道流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水堆燃料组件的冷却剂通道为棒束形式,其内部的流动传热特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为若想提高反应堆的经济性,必须在满足最小烧毁比等准则的条件下,提高反应堆的功率等参数,而只有在准确预测流场,更好地获得流固耦合传热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反应堆功率等参数。因此本文开展了 PIV测量带定位格架的棒束通道流场研究。本研究以压水堆燃料组件为背景,针对带定位格架的棒束通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其内部单相流场进行测量。实验中棒束通道的结构和尺寸依据商用压水堆燃料组件设计加工,根据实验横截面和纵截面的拍摄需求,设计加工了 5×5带定位格架的棒束通道。实验通道中有三个定位格架,测量范围为第二个定位格架到第三个定位格架后200mm,测量的数据包含轴向的竖直截面和横向的水平截面的流场。实验中使用了高速摄影仪、激光器等设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获取棒束通道内流场图像。为配合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使用了折射率匹配技术,其中试验件中棒选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薄管,可与去离子水实现折射率匹配,从而得到无畸变的光学图像。经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棒束通道内的流场数据。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了典型的速度分布和流动结构,如定位格架后的双涡结构,该现象与他人的实验和CFD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同时,定量对比了含相同定位格架棒束通道流场的数值研究结果,得到了较好的符合度,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此外,在通道边缘区域观测到了与前人计算结果没有的的速度分布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速度场数据,还给出了定位格架之后二次流强度等流场特性随距定位格架距离的变化规律,得到二次流强度随距离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z=25mm高度处达到最大值。定量分析了横截面的涡量随高度的变化,反映出横向流场流动结构随高度的变化,发现定位格架后的双涡结构在z=20mm高度处依旧可见。此外,通过对比流速不同的工况,说明了充分发展湍流状态下,横向流场分布的相似性。为了更好的评估实验数据,本研究基于日本可视化协会提出的PIV误差模型,结合研究所使用的PIV技术,利用误差传递原理,给出了实验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其中包含了误差的敏感性分析。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其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减少运行中人员操作所造成的人因失误,对保证核电厂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反应堆冷
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
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和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CAP1400第三代先进非能动核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巨大进步。核反应堆冷却剂泵作为一回路中唯一
自然循环由于具固有安全特性而在近代反应堆设计当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为两相情况下的不稳定性,而且在真实反应堆当中堆芯功率与流体热工参数之间互相耦合会对
地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地理教材是指地理课本,广义的地理教材除地理课本之外,还包括光盘教材、地理图册、地理练习册、教师指导用书、地理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核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核电的发展也即将迈入黄金时期。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是发展核电的首要前提,对核电厂进行合理的地震动响应分析,得
自上世纪的80年代末,ECR离子源为核物理及重离子加速器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纷纷开展了对ECR离子源的研究。ECR离子源得到不断发展,其种类从早期的
我国能源储备虽然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十分有限,而且以煤炭资源为主要应用,核能则有待开发中。介于目前的低碳环保热潮,十分清洁的聚变能源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梦想。目前我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1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经期选择应用抗生素、经间期采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