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供应链是供应链与产业集群耦合形成的一种网络供应链,它集合了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参与竞争,使企业在供应链之间可以进行跨链竞争与合作,这种模式有利于集群内的企业更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集群供应链物流的环境下,全球的分散制造、经营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已不能使制造企业仅依靠制造能力来获得最大利润,大部分制造企业已将物流能力的高低视为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本文在集群供应链的环境下,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通过分析当前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的发展现状,从集群供应链结构模式上分析了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了评价模型,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为最终提升集群供应链的物流能力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根据集群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的特征和概念,首先,阐述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概念以及特点;其次,在分析了集群供应链的产生过程以及联接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结构模式,接着从该模式的内部、外部、内外协调以及拓展能力方面阐述了影响其物流能力的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指标筛选和排序;再次,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在科学的评价模型基础上,运用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灰色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H有限公司为例,对其集群供应链的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发现该有限公司的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水平一般,并依据评价结果识别了制约因素,旨在为提高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提供相关理论和方法。全文共分为7章,其中前两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立论依据、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总结。三、四章首先阐述了集群供应链形成的驱动因素以及形成过程,接着分析了集群供应链联接模式,进而研究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结构模式,最后根据该结构模式分析了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五、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点所在,主要基于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结构模式和其影响因素,从结构模式的内部、外部、内外部协调以及拓展能力方面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排序,并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对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实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1)根据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相关理论,界定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概念,并总结了其特征。(2)结合集群供应链的产生过程以及联接模式,研究了制造企业的集群供应链结构模式,从该结构模式的资源要素能力、内部运作能力、外部能力、内外协调以及拓展能力方面阐述了集群供应链的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排序。(3)根据影响因素从链内、链外以及链间构建了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组合赋权的灰色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分析了评价结果,识别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