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地铁盾构施工是我国首次在西部黄土地区修建地铁,盾构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是西安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开展西安黄土地区区间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及其附近古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以现场实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手段深入研究了西安黄土地层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特性,提出了盾构穿越钟楼时的技术保护措施。主要工作和结论是:  (1)研究了施工方法、地层条件、埋深、地层损失等因素对盾构施工诱发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西安地铁盾构施工中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黄土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机理。  (2)首次采用旁压仪进行黄土地区地铁的土层力学参数现场原位试验,获取了地基承载力、旁压模量、变形模量、剪切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等土层的基础性力学指标,为盾构穿越钟楼的FLAC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参数。  (3)完成了钟楼到南门区间隧道地表沉降规律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该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得出了Peck公式的修正表达式,根据修正后的表达式进行了地表沉降预测。结果表明,西安地铁盾构施工Peck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为七:0.420~0.440,地层损失率应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和施工参数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取77=0.7~2.0%是合理的。给出的修正的Peck经验公式可用于预测西安地区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4)利用明德林(Mindlin)解研究了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三维沉降的影响规律,对黄土地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预测研究,主要研究了正面附加推力、盾壳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盾尾间隙、隧道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运用考虑地层损失系数的Loganathan和Poulos的计算方法对地表沿x、z两个方向变形进行研究,研究隧道埋深、地层损失率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  (5)利用FLAC软件完成了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时对钟楼的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经过加固与未加固钟楼基础两种工况的对比模拟分析,对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及钟楼的基础变形进行了预测研究并完成了现场监测工作,实测沉降曲线与预测沉降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工程实践表明提出的钟楼基础加固方案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对西安地铁盾构施工穿越其它古建筑时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厚板的厚度一般不是由弯曲承载力决定,而是由厚板的抗冲切承载力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厚板的抗冲切承载力,减小厚板的厚度(质量),有利于带厚板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本
淤泥质土普遍具有天然含水率高、压缩性高、灵敏性高、强度低以及透水性低等特殊性质,在内陆沿江、河、湖以及沿海地区分布广泛,在工程中属于不良地基土。实际工程建设中常采用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878084),采用室内模型对比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柔性荷载作用下,在碎石垫层中设置土工格栅和不设置土工格栅情况下不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供了轴心受压构件和压弯构件的设计公式,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剖分T型钢压杆的研究并不多,尤其对于大长细比剖分T型钢压杆的研究很少,需要进一
基础隔震体系是近三十年飞速发展的一种被动控制体系。它是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来隔离或减少地震地面运动的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
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FPS)是所有褐藻中所固有的细胞间多糖,存在于细胞壁基质中.生长于潮间带、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的褐藻种类中,如多年生的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类,
本文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 Function,RB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往复荷载作用下机场跑道的各层剖面变形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并与ABAQUS建模结果进行比较。RBF模型的构造,考虑了
随着全球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中国成功地进入WTO,中国和各国的贸易进一步扩大,商务联系和交流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商务信函作为商务联系的工具有它的一些特点,在写作上可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