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有效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我国初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粗线条的制度体系。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推进了国家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制度转型与制度创新引发了我们对既有制度有效性的深入反思。通过对制度有效性的研究,探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是不断提升国家制度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确保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实现人民福利的最大化的根本举措和必由之路。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为了回应社会、国家发展对政府管理提出的新挑战,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为弥补既有干部选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失效”而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活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公选制度经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创建与发展历程。当前,公选制度作为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制度之一,虽在一定程度上已获得中央政策的认可和推广,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就无需接受科学研究的审视。  在当前全面推进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有效性的深入探讨,既有利于对公选制度实施现状、绩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清晰的评估和准确的把握,进而有效地指导公选实践;又有利于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乃至整个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提供理论资源和制度支持。  本论文由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具体阐述了研究公选制度的缘起背景和意义所在,评述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选制度创建的动力因素,从纵向上梳理了二十多年来公选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代国家治理环境下公选制度的实践创新形式和内容;从横向上比较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相较于传统干部委任制度的优势。指出社会转型期,既有干部选任制度的“失效”是引发制度创新的逻辑起点。  第三章分析国内外有关制度有效性的研究,提炼出制度有效性概念的构份,为公选制度有效性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深度分析了党和政府颁布的政策文本中与公选制度相关的内容,指出公选制度的价值性目标及功能定位,为公选制度有有效性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制度实现目标、功能的有效性两个层面,提出了公选制度有效性评估的五个维度,即制度目标达成度、干部能力符合度、制度功能发挥度、制度可实施度和公众满意度,并设计了相应的二级指标。  第四章应用公选制度有效性评估的五个维度,选取云南省昆明市2008~2011年间实施的9次公选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合二手资料分析了昆明市公选的现状、特征。采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进一步采集相关数据,对昆明市公选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公选制度的有效性程度一般。  第五章针对公选制度有效性评估研究结论,从既有政治体制的强力约束、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厚影响、官员对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传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路径依赖和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公选制度有效性的深层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公选制度有效性提供参考。  第六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In this study, we aimed at developing an efficient biocatalytic process for bio-production of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from adenosine triphosphate
坑道钻探是各大矿山深部资源勘探的有效办法.结合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某铅锌矿的施工案例,针对坚固性系数较大且地层构造发育的铅锌矿地层,对采用新型的钻探成套装备和绳索取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今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升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个原则”之
期刊
语文教学肩负着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对学生文学修养、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我国高校语文教学过于关注教学环节、不够系统.因此在人文素质
This work first investigated the detection of slags, slag pool liquid level, and slag accumulation height in labora-tory scale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A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