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价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人民生活晴雨表。近年来,我国农副产品价格及与之相关的食品价格高涨。物价高企使一般群众生活压力很大。追究这一轮价格高涨的原因,主要是农副产品流通秩序混乱,投机炒作猖獗。广东省通过调查研究,率先提出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简称“平价商店”)的政策,意在畅通流通市场,打击倒买倒卖,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个政策在广东成功试点后,随即在全国推广开来。然而,由于平价商店在我国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先例可循,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的问题。因此,着力解决制约平价商店建设的瓶颈问题,探索构建平价商店长效建设机制已成为平价商店建设工作中的应有之义。 本着降低物价、促进社会和谐的相同目的,全国各地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的形式和方法不尽相同,成效也有大有小。东莞市的平价商店主要依托供销合作社建成。在我国,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是最重要的全国性的合作经济组织之一。供销合作社作为建设平价商店的主要载体,有其自身独有的优势与不足。本文希望结合一直以来的工作实践,以东莞市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为研究对象,以如何使平价商店更好地发展,使之最终成为政府真正惠民惠企的好载体为主题,探讨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