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品钦小说中的追寻者形象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寻者形象在西方文学千百年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其承载的意义与带给读者的启示在时代语境的变迁下显得蔚为丰富多彩。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追寻者形象也因其对传统追寻者形象的“叛逆”而激起研究者的兴趣,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其重要作品中均塑造有追寻者形象,他笔下的追寻者以一副反英雄和反崇高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本论文聚焦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拍卖第四十九批》《V.》《性本恶》《葡萄园》五部作品中塑造的追寻者形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文学传统、时代语境与品钦的个人经验,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来源、类型特征、塑造方法和价值意义。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品钦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研究品钦笔下追寻者的类型。根据追寻经历与追寻目标的不同,将品钦小说的五位追寻者划分为两种类型,细致剖析他们的追寻特征和追寻经历。第二章着重阐释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方法。从“不确定性”刻画与戏仿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旨在对追寻者形象进行深度透视。第三章探究品钦笔下追寻者形象的源起。首先考察他对西方文学传统中追寻者形象的继承与创新;其次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状况对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启示意义;最后探讨熵定律对他塑造追寻者形象的深刻影响。第四章从揭示人类生存困境和重振人类生存信心两个方面来研究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追寻者的追寻揭示了人类在交流与技术方面的困境;另一方面,追寻者又通过突破固化秩序与呼唤真实情感的方式实现了对人类生存信心的重振。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强调品钦塑造追寻者形象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间的业务也日益增多,相关的业务数据也呈现巨大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企业的管理层面临巨大的考验。由于财务共享模式可以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并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财务共享模式所取代,许多大中型的企业已经逐渐运用此种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管理,企业利用预算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资源,包括财务与非财务,进
对于层间加入增韧短纤维的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层板的Ⅱ型层间增韧问题,考虑层间短纤维杂乱分布和几乎与层间裂纹平行的特点,基于基体剥落与纤维拉出耦合,考虑非桥联短纤维对剥离的
元春于五月初三日清虚观打平安醮事件,是与《红楼梦》的整体构思相一致的,它在宝黛爱情主题及其家族盛衰主题中起着重要的预示作用,又与《红楼梦》中的季节、节气描写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