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它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药用植物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内在质量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怀菊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加工方法以及环境因子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开放程度怀菊中活性成分即总黄酮和绿原酸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于花开70%时候含量最高,此时可以作为怀菊的最佳采摘期。怀菊中总黄酮、绿原酸与其相关成分的关系不一,其中对两者含量影响较大的是水溶性浸出物、可溶性糖、花青苷含量的高低,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大小,其中怀大白菊中总黄酮与多酚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2.分别采自河南温县、江苏南京和浙江桐乡三地的怀菊品质差异显著,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气象因子和土壤因子对怀菊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其中日照、温度、降水均对怀菊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总黄酮和绿原酸直接作用较大的是日照和温度。土壤因子对怀菊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是脲酶活性、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和速效磷的含量,而且怀菊微量元素与土壤矿质元素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怀菊对土壤中Mg、As的富集能力较强。3.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怀菊水溶性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绿原酸、总黄酮、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发现各指标成分含量因栽培类型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蒸晒处理后的怀菊中绿原酸、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阴干处理的总黄酮、蛋白质含量最高,而烘干后可溶性糖、挥发油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