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醋丙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 aceponate,MPA)是第四代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湿疹和银屑病等特异性皮炎,MPA以乳膏剂于1992年在德国获准上市,随后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上市,目前仍未在我国上市。MPA在皮肤中会被代谢成6α-甲泼尼龙-17-丙酸酯(6-MP-17-P),该代谢产物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是母体化合物的3倍,具有更高的药效,但一旦吸收入血液,便会与糖皮质酸结合而迅速失活。本研究以拜耳公司生产的Advantan乳膏作为原研参比制剂,以乳膏物理稳定性、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性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研制出与原研乳膏一致的MPA乳膏。本文在确定的油相和水相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处方研究,以乳膏的物理稳定性、渗透性及皮肤滞留性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油相、表面活性剂、促渗剂以及溶剂的含量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主要影响处方的物理稳定性;油相中十八十六醇的含量和溶剂的含量是影响乳膏中MPA的皮肤滞留性的主要因素;促渗剂主要影响MPA的经皮渗透性。因此,十八十六醇、溶剂、促渗剂是影响MPA乳膏物理稳定性、皮肤滞留性和经皮渗透性的主要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处方优化,确定最优处方组成为:十八十六醇的用量为Ⅰ1,溶剂用量为Ⅱ1,促渗剂用量为Ⅲ2。最后,我们对处方中防腐剂、抗氧剂等用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MPA乳膏的最终处方。本文以乳滴大小及分散均匀性、乳膏物理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对MPA乳膏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高速匀浆机、球磨机、高压均质机三种乳化设备制备MPA乳膏。结果显示:采用高压均质机可制备的乳滴,其大小及均匀性与原研乳膏相当。因此,选用高压均质机制备MPA乳膏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时间、搅拌速度、均质压力是影响MPA乳膏物理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乳化时间、均质压力对乳膏的物理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是乳化时间>均质压力>搅拌速度。最优工艺确定为:乳化时间为B2、均质压力为C1、搅拌速度为A3。采用优化处方和工艺制备的MPA乳膏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与原研Advantan的MPA乳膏在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性上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