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4>Al<,14>O<,25>: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及发光特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指在外界光源激发的情况下能吸收光能并存储起来,然后再将能量以光的形式向外缓慢释放的一种材料,而铝酸盐体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发光体系,对于其长余辉发光特性和发光机理的研究,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该文研究的Sr<,4>Al<,14>O<,25>是近几年合成的铝酸盐体系的新相,具有优良的发光特性.掺杂适量Eu<2+>,Dy<3+>离子的Sr<,4>Al<,14>O<,25>,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射波长在490nm左右的蓝绿光,并且余辉时间长.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对粉末的均匀可控等优点合成了Sr<,4>Al<,14>O<,25>:Eu<2+>,Dy<3+>的原始均匀粉末,并通过在不同温度下煅烧获得了不同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分析了该反应的相转变过程.发现在Sr<,4>Al<,14>O<,25>的合成过程中,当温度达到1100℃左右时,Al<,2>O<,3>和SrO开始反应生成了SrAl<,2>O<,4>相,并出现Al<,2>O<,3>的富集,当温度继续升高在1200℃左右,富集的Al<,2>O<,3>和SrAl<,2>O<,4>相反应,合成生成了SrAl<,12>O<,19>相,同时,SrAl<,2>O<,4>与刚生成的SrAl<,12>O<,19>相合成,在1380℃附近得到最终产物Sr<,4>Al<,14>O<,25>.该文也研究了助熔剂H<,3>BO<,3>对Sr<,4>Al<,14>O<,25>:Eu<2+>,Dy<3+>的长余辉特性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3+>的合适加入量为0.7mol,其中大约有18.2%左右进入到了基体的晶格中,有助于提高Sr<,4>Al<,14>O<,25>:Eu<2+>,Dy<3+>的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没有进入晶格的B<3+>作为助熔剂,有利于Sr<,4>Al<,14>O<,25>相的生成.为了进一步研究Eu<2+>在基体Sr<,4>Al<,14>O<,25>中的发光机理,该文采用Rietveld方法对所制备的Sr<,4>Al<,14>O<,25>:Eu<2+>,Dy<3+>发光样品作了晶体结构的精确计算,发现Eu<2+>在基体Sr<,4>Al<,14>O<,25>中有两个发光中心,并对这两个发光中心的浓度淬灭问题及其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发光中心的浓度淬灭点分别是1.2%和5.0%,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式主要为双极—双极作用交互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Sr<,4>Al<,14>O<,25>:Eu<2+>,Dy<3+>发光样品的发光性能,实验中对其成分浓度问题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Sr<,4>Al<,14>O<,25>:Eu<2+>,Dy<3+>中Al离子稍微过量时,样品的发光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该实验获得的Al/Sr的比值为R=3.7时,材料的发光性能为最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研究蒸发的理论与应用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及解决难题。本论文分别研究了蒸发对聚合物有序结构构筑及多孔介质表面处理的影响。  在聚合物有序结构构筑方面
该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硝酸盐混合溶液为初始溶液,以氨水为沉淀剂,以PEG为分散剂制备PZT超细粉体.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讨论反应物浓度、沉淀剂浓度、分散剂分
厌氧氨氧化工艺自1995年被发现,因其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无需曝气、脱氮负荷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但同时厌氧氨氧化菌为完全自养型细菌,倍增时间长,导致工艺启动时间长;对外界环境敏感,难以稳定运行;容易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抑制等特点从而限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稳定运行和广泛应用。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特性和稳定运行条件以及受到有毒物质抑制的特点。本论文选用膨胀颗粒污
学位
文化中心建筑组群中的场馆设计受到建筑场地的约束、统一的建筑形象以及建筑体形体量的严格限定,面临着在满足整体性的基础上建筑个性探寻、文化的建筑语言转译以及建筑形体
在杏园蛀果害虫发生期,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诱捕研究了新疆南部地区杏园蛀果害虫发生的种类,结果表明,新疆南部地区杏园蛀果害虫共有4种,分别是李小食心虫Grapholitha uneb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