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同时也是生态层面上具有长期发展性的保护和利用类型,是湿地修复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景观设计作为湿地公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域内涵表现及空间氛围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七处湿地公园(不包含宜兴、江阴)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对其中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行评述。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图示分析等方法,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自然及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析,对自然及人文类景观资源进行总结类比,得出依托植物资源、运用文化遗址典故、利用改造场地肌理的景观设计特点的结论。通过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营造不足的分类阐述,结合相近地理区位的其他湿地公园的横向类比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通过归纳、分类、总结及发现、分析、解决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及主导因素,得出其建造基础以湿地资源、气候植被要素及地域文化为主要优势条件;主导因素以政策引导、地理区位优势、造园思想为主。同时整理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贯穿始终。得出在太湖水体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保护的大背景因素下,结合七处湿地公园各自情况开展湿地公园的建设;2.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通过对文中七处湿地公园在分布、发展阶段、类型三方面的探讨研究,得出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以太湖水系为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为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无锡市不同时期的城市五年规划为主要划分;类型标准以国家级别类、生境基底类、景观资源类为区别参照;3.系统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性景观资源运用、设计要素及景象构成两方面展开对无锡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维度研究,并依据湿地公园中的具体体现分别进行理论性与实例性的阐述。依据前期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现状存有的不足在微观层面进行评析,具体为植物景致及维护管理、造景形式单一及部分建筑使用率不高、游线中导视系统、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4.系统性总结归纳了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主要类比分析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四座同属于苏南地域城市范围中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景观设计营造的横向类比,得出发展趋势的结论为: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进一步发展;意匠独造,地域营造加强;湿地展示形式多样化及深挖湿地生态价值有利于建构山水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