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黄河兰州银滩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敏感因子——水,进行评价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结果显示: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湿地面积锐减、湿地水污染严重,河道基流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黄河兰州银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2.对黄河兰州银滩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处于亚健康状况且有向一般病态发展的趋势。3银滩湿地生态系统对水中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或者降解作用。同时,本研究亦发现,不同断面对同一离子或者指标的净化效果不尽相同,同一离子在不同水量条件下的变化幅度亦不相同。4.除pH、TP外,各项指标均表现为:平水期变化最显著,其次为丰水期,最低为枯水期;对于TP而言,表现为枯水期TP含量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为平水期,最低为丰水期;对于pH值而言,平水期pH值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为枯水期,最低为丰水期。5.不同断面对同一指标的净化效果不尽相同,离子浓度并非随样点布设顺序依次减小,其中样点2和样点6附近变化趋势有所波动,这可能是因为样点2附近的排污口及样点6附近的开阔水域影响所致,但总体趋势表现为下降趋势,即进水口>出水口。6.基于模糊物元原理,将黄河兰州银滩湿地水质监测结果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各个监测断面作为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运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采用欧氏贴近度分析该研究区对氨氮(NH3-N)、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酸碱度(pH)五项指标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对各项指标的净化能力排序分别为:pH>NH3-N=COD>TP>BOD5。7.黄河兰州银滩湿地生态需水量为6.08×105m3。不同的生态目标水量不尽相同,其中维持芦苇沼泽面积防止其生态特性的减退的低目标生态需水量为5.23×105m3,以保证沼泽的面积、质量,保证动植物栖息地价值以及防治水面的减退和消失的高目标生态需水量6.08×105m3。8.水量平衡法计算所得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与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彭曼折算系数可以应用于黄河兰州银滩湿地。9.黄河兰州银滩湿地逐月动态补水分为4级,其中1级(7月、8月、9月);2级(4月、5月、6月);3级(3月、10月);4级(1月、2月、11月、12月)研究结果为黄河兰州段湿地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