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驾游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旅行方式,随着我国中产群体的日益扩大,国家法定假期制度的稳定,私家车、租赁车服务等普及,我国自驾游正在从起步阶段迈向规模发展阶段。自驾游市场需求侧的变化,呼吁着产业供给侧、政府监管侧予以相应程度的迎合。在学术研究里,针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关注度还比较不足。本次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自驾友好度理论”为基础,对自驾游产业链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探讨,对自驾游产业链的产业要素进行梳理;其次,本次论文通过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延伸、扩充了“自驾友好度理论”,使得“自驾友好度理论”更“易于量化且有据可循”。论文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切入点:首先,论文探讨了自驾游产业链的概念与特征,以此确定了自驾游的三个关键要素为“人”、“车”、“路”,并界定出“人”、“车”是自驾游产业链的链核,以链核作为重要抓手,从而展开对自驾游产业链的研究;其次,论文根据“自驾友好度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按空间划分出场景“出发地”、“道路上”、“目的地”,按时间划分出阶段“出发前”、“在路上”、“归来后”,将空间和时间应用场景合并为:“出发地”(出发前/归来后)、“道路上”(高速/国道省道)、“目的地”三个时空应用场景,并将这几个时空应用场景作为研究自驾游产业链的辅助条件。论文围绕“链核”在“时空场景”的产业聚集,推导出“自驾游产业链链核结构模型”,基于此,基本上形成了“自驾游产业链核结构”的内容。在“自驾友好度理论”中,相关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并通过分值衡量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的“友好度”,本次论文在此基础上,根据自驾游产业要素与自驾游相关联程度,梳理出自驾游重要关联产业要素与一般关联产业要素,并根据重要关联、一般关联产业要素在三个场景的丰度,分析判断“出发地”(出发前/归来后)、“道路上”(高速/国道省道)、“目的地”各应用场景的“友好度”,论文又通过引入“2017年度中国自驾游年度路线评选”对“自驾游链核结构”的观点内容进行运用和验证,通过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中重要关联产业要素与一般关联产业要素的匹配度、聚集度高低,分析路线、出发地、目的地“友好度”,证明“自驾游链核结构”的适用价值。“自驾游链核结构”不仅能作为自驾友好度的良好补充,应用于自驾游路线、自驾游出发地、自驾游目的地的评选,还能推动自驾游产业供给的完善,健全自驾游产业链条,使得自驾游客在自驾游过程中得到友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