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着民族问题。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亦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少数民族财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少数民族财政亦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型。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在系统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主要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得到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和启示,带着这样的启示,来理性看待现阶段中国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并对现行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少数民族财政政策理论。首先对几个概念做出界定,如“财政”、“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等,并简单罗列本文主题探讨过程中所依赖的福利经济学、公共财政学、民族学和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做出系统的回顾和梳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从中获得政策启示,为下文探讨现阶段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问题做铺垫。第三章:主要罗列中国现行的主要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内容并对其做出政策评价,力图寻找出现阶段实行的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存在问题和缺陷。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所总结出的现阶段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解决少数民族财政政策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并就少数民族税收政策、少数民族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及少数民族财政投融资政策等几个方面分别给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在通过对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财政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现阶段少数民族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