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老年人群中,血脂水平异常和肿瘤的发生均很常见,近些年来,国内外愈来愈多的研究证实,作为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的血脂指标,其水平异常亦可导致肿瘤发生风险的增加。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女性人群中,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妇科病房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诊断及入院后血脂化验结果,患者的最终诊断均由外科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入选病例经由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共分三组,分别为:老年妇科良性肿瘤组[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卵巢成熟畸胎瘤、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组(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老年健康女性组。在本次回顾性临床研究中,对各组病例的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血脂检测项目包含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对各项数据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Tukey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病例中,老年妇科良性肿瘤组共130例,平均年龄65.32±4.77岁;老年妇科恶性肿瘤组共159例,平均年龄66.40±6.36岁;老年健康女性组共141例,平均年龄65.65±5.86岁,三组年龄P=0.252,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三组患者血清TC、HDL-C、LDL-C、TG和Lp(a)水平的比较中,TC、LDL-C和TG的P值均小于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和Lp(a)的P值分别为0.104和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三组间总体比较具有差异性的TC、LDL-C和TG水平进行分析两两比较差异,在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恶性肿瘤组与健康组的对比中,P值均低于0.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的对比中,TC、LDL-C和TG的P值分别为0.927、0.985和0.9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C、HDL-C、LDL-C、TG和Lp(a)对老年妇科良性肿瘤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8.865、0.128、1.088、5.856和0.998,P值分别为<0.0001、0.055、0.022、0.0001和0.199,可见TC、LDL-C和TG因素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TC、HDL-C、LDL-C、TG和Lp(a)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15.48、0.321、1.056、3.597 和 0.999,P 值分别为<0.0001、0.202、0.001、0.001和0.324,亦显示TC、LDL-C和TG因素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女性中,良性妇科肿瘤患者和恶性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较老年健康女性有差异,而血清HDL-C和Lp(a)水平与良恶性肿瘤的发生未见相关性,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的对比中各项血脂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是老年妇科良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