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膜型二硫键异构酶TMX4在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血栓形成由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系统激活两个关键环节组成。动脉血栓形成可以引起危重血管性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根据Lancet杂志在2017年的报道,心脑血管性疾病仍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有效地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很少,其主要原因是对血栓形成机制的认识远远不足。因此,阐明血栓形成的机制,对于防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及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参与血栓形成,存在于内质网中,主要负责新生肽链的折叠,其中部分成员是催化巯基-二硫键相互转换的氧化还原酶,在调控底物蛋白的构象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调控血栓形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泌型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如PDI、ERp72、ERp57和ERp5,对于跨膜型蛋白二硫键异构酶的研究甚少。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价TMX4缺陷在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栓形成中的表型,认识TMX4调控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我们构建了 TMX4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运用PCR技术、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TMX4基因的敲除效率;通过比较对照小鼠和TMX4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尾巴出血时间,判定TMX4是否在止血过程中发挥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息和活化的TMX4缺陷血小板表面主要功能性受体的表达和活化情况;运用比浊法和荧光法,分别研究TMX4缺陷血小板的聚集和ATP释放能力;最后运用氯化铁诱导的肠系膜动脉损伤模型和激光诱导提睾肌微动脉血栓损伤模型,观察和比较对照组和敲除组的血栓形成差异,判定TMX4在体内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TMX4在人血小板、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均有表达。(2)Pf4-Cre/TMX4fl/fl小鼠和Tie2-Cre/TMX4fl/fl小鼠的血小板TMX4表达缺失,Tie2-Cre/TMX4fl/fl小鼠白细胞和内皮细胞TMX4表达缺失。(3)与对照组TMX4fl/fl小鼠相比,Pf4-Cre/TMXfl/fl小鼠尾巴出血时间显著性延长。(4)TMX4缺陷血小板的聚集和ATP释放能力显著下降。(5)TMX4缺陷血小板在活化之后,P-selectin表达和整合素αⅡbβ3活化显著受到抑制。(6)在氯化铁诱导的肠系膜动脉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TMX4fl/fl小鼠相比,Tie2-Cre/TMX4fl/fl小鼠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的积聚明显较少。(7)在激光诱导提睾肌微动脉损伤模型中,与对照组TMX4fl/fl小鼠相比,Tie2-Cre/TMX4fl/fl小鼠血管损伤部位的血小板积聚和纤维蛋白生成显著减少。研究结论:1.TMX4在血小板活化中发挥重要的正性调控作用。2.TMX4调控体内血小板积聚和凝血系统的活化。
其他文献
踝关节扭伤指足部过度内、外翻导致以踝部肿胀、剧痛及功能受限为特点的踝部软组织损伤,是一种常见伤科急症。近几年我们对68例该病患者实施针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利用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VAC/DMC)阳离子型无皂乳液对水泥砂浆进行了改性研究,并与普通VAC均聚物乳液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VAC/DM
近年来,我国学者利用中国微观层面数据对新-新贸易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并将原因主要归结于大量加工贸易型出口企业的存在。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于“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仍存在争议。广东省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大省,因此,本文尝试检验广东省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选择关系,从省域层面验证悖论的存在性及其原因。同时,当前关于企业生产率与出口选择关系的研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