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比较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不同类型的眼底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和红外光(infrared ray,IR)的影像特征。方法:对23眼渗出性AMD患者进行自发荧光(AF)、红外光(IR)、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类型渗出性AMD患者眼底AF及IR特点。结果:患者23眼中,有7眼为典型性CNV,9眼为隐匿性CNV,7眼为混合性CNV。在典型性CNV中,AF特征:7眼(100%)表现为病灶区明显低荧光,5眼(71.42%)见病灶外缘环绕相对增高的荧光环。IR特征:病灶区内主要为低荧光,在其外围围绕着环状或半环状高荧光。在隐匿型CNV中,AF特征:隐匿性CNV有8例(88.89%)表现为斑驳样点状或片状低荧光,1例荧光无显著变化。IR特征:主要表现为散在的点状不均匀的高荧光灶,边界模糊不清。在混合型CNV中,AF特征:7例(100%)表现为片状低荧光区伴多发散在的斑驳样低荧光。IR特征:FFA渗漏区表现为低荧光,周围伴有散在高荧光。结论:眼底自发荧光和红外光是目前集多种优点于一体的新型眼底成像技术。渗出性AMD患者眼底表现复杂多变,每种类型具有其不同的特征,因此AF及IR形态也多种多样。动态监测这些异常的AF及IR影像特点对评价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进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