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名辩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mi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名典籍,其所蕴含的名辩思想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吕氏春秋》的名辩思想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名辩思想和墨子和后期墨家为代表的墨家名辩思想为基础。就主要内容来说,《吕氏春秋》的名辩思想包括正名思想、辩学思想和推类思想三部分。《吕氏春秋》以正名思想为出发点,对防止悖乱和巩固统治的正名目的进行了说明,阐述了“言”、“意”、“行”、“实”四者一致的正名原则,提出了“按其实审其名”的正名方法。以正名思想为基础,《吕氏春秋》展开了对辩学思想的论述,指出论辩具有教人明大义、帮助人们判断事物是非的作用;又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给出了“中理”的论辩标准。此外,《吕氏春秋》认为要以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先秦名家的诡辩,提出了“不可不独论”的观点。最后,《吕氏春秋》进一步发展了推类思想,论述了推类由已知推出未知的作用,提出了“类同相召”的推类原则,并针对推类谬误的成因引入了“察”这一概念。《吕氏春秋》的名辩思想,不仅在中国逻辑思想史上起到了上承先秦、后启两汉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天人感应”和“人副天数”理论的产生,推动了中国哲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
其他文献
介绍了高炉风口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
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将影响剩余油的分布,进而影响到油田的高产稳产以及最终采收率.本文将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异函数引入到平面非均质性研究中,并应用于现场,结果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落实党建业务“融合抓、双提升”总体工作布局,按照市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党建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