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的WSN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电网输电线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保障,在其故障检测中,WSN技术相比传统的有线检测技术具有自组织、功耗低、灵活度高、传输延迟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其前提是各WSN节点时钟能够保持同步,从而协作的处理数据信息,使煤矿电网输电线故障点的定位能够准确、快速、可靠。本文主要讨论研究了煤矿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检测的WSN时间同步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WSN的典型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煤矿电网输电线路的带状拓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SN的树状分层时间同步算法RBTP。此算法分为层次发现及子节点收集和时间同步两个阶段。整个WSN节点分为参考节点、应答节点以及非应答节点。参考节点与应答节点之间的同步数据包采用双向报文交换,对采集的同步时间戳数据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进行处理以估算出时钟相偏和频偏。在参考节点与其它非应答节点之间,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同步时间戳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同步。通过MATLAB仿真,该算法的能耗相比于传统的TPSN算法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比RBS算法降低了两个数量级,且同步精度在仿真显示的同步次数范围内能够满足煤矿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对时间同步精度的要求。(2)结合煤矿输电线路的拓扑结构,并在对RBTP算法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WSN的簇状分层时间同步算法CLLTP。该算法分为分簇分层和时间同步两个阶段,同步阶段又可细分为簇头节点以及簇内节点同步。簇头节点与基准节点之间采用双向组播同步机制,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计算时钟偏差;簇内节点采用双向广播同步机制,并利用最大似然估计计算簇头节点与二级簇头节点之间的时钟偏差,利用最小方差无偏估计计算簇内其它节点与簇头节点之间的时钟相偏和频偏。仿真表明,此算法与RBTP算法相比能耗略微提高,但获得了较高的同步精度,能够在更长的同步周期内满足煤矿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对时间同步精度的要求。本文研究的时间同步算法相比于传统的时间同步算法能耗大幅度下降,且能够满足煤矿电网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对时间同步精度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3G移动通信系统的逐步成熟,3GPP组织早已开始了对其长期演进(LTE)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的工作。与3G系统相比,LTE系统更具有技术优势,不仅除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现有3G技术的性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光纤光栅)的轨道交通传感系统主要用于监测钢轨表面应变。利用测量得到的钢轨的表面应变,可以获得钢轨承受的载荷和温度变化导致的钢轨应力等信息;在钢轨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工业检测、机器人视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当前众多中小煤焦企业对易于使用、价格低廉的煤岩分析及煤堆体积测量
为解决部队营区大范围场景监控中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式的运动目标自动检测和跟踪算法。1背景建模利用云台(PTZ)摄像机扫描一个周期采集到无运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具有组网成本低、节点可随机散布在目标区域、覆盖区域广、能耗低及工作时间长等特点,近来在军事、民用等相关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借助无线传感器
多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的通信领域当中,成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MIMO系统本身具
集群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把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通信系统与数字集群相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用户的移动性原因,需要小区切换策
图像压缩、传输及处理等过程使图像产生不同的失真从而影响信息传递的质量。因此,研究图像质量评价技术是极具意义的课题。图像主观评价方法对图像质量的评价具有直观性,能准
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与公所周知的蓝牙技术拥有相同的标准:IEEE802.15.4。ZigBee技术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短时延、高安全性的特点使其在工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