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无君之心”隐义探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操深怀“无君之心”,史料昭然,已为定论。虽然曹操因为拥“正统”之名、笼天下之才、得号令四方之势的政治需要,以及内外交迫的险恶现实处境而对于他的“无君之心”竭力掩饰,不敢明书,但他《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的自比周公用典金滕,他《气出唱》、《陌上桑》、《秋胡行·晨上散关山》等游仙诗中的东皇公、西王母、赤松子、羡门子、德星君、旋星君、南门星君、开王心三星、泰山、蓬莱山、华阴山、崑崙山、君山、九疑山、三老公、五弦之琴、清角韵等意象,均刻意透出了他的“无君之心”。曹操是性情中人,他不会将思想永远隐而不发,因此,他刻意将其“无君之心”诗文字里行间透出,而默许部下代替他,把他的“无君之心”痛快地直言倾吐。另一方面,曹操的“无君之心”,也是一种志在大展宏图、建功创业之心,这使他的《气出唱》、《陌上桑》、《秋胡行·晨上散关山》等游仙诗融入了建功创业的激昂慷慨之气,表现出了建安风骨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一面。汉室将亡,天下纷争,曹操的“无君之心”在政权角度无可厚非,他自利、奸诈、残暴、虐民的人性阴暗面,才是真正应当痛斥,并深以为戒的。
其他文献
本文依据苏珊·朗格在论述舞蹈艺术时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分为三章,每一章是对其中一个问题的阐述。 第一章讨论了何谓“舞蹈”?从前人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谈起,指出这些学说存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小学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因其不仅是开展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一直是小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
期刊
建阳刻书,规模冠绝天下,至明代,形成无书不图局面。明代建阳小说戏曲文本多采用上图下文版式,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其他插图版式,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彰显了文字“意”和绘画“神”的紧
文章将顾长卫、侯咏、吕乐三位导演划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其三人都是从电影摄影师转行成为导演,这种转变又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开始的,最为重要的是这三人创作的电影在风格上呈现
现代汉语是否存在定语后置现象,自《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就此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选题来源和研究价值,研
四字格的能产性和派生性极强,利用四字格模式创造出的新词数量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仍然呈上升趋势,因此对四字格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献和理论。本文将研究的目光投向分词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