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轴节叉轧锻复合技术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传动轴节叉是汽车驱动系统中传动部位的重要零件,可以实现不同方向轴动力的输出,要求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此外,节叉属于拨叉类零件,形状复杂,成形困难。在制订节叉成形工艺时首先要考虑其工艺可行性以及工艺过程的稳定性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尽可能的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及减小加工过程中对模具和设备的损伤等问题。本课题基于实际产业需求提出一种节叉轧锻复合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具有材料利用率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采用DEFORM-3D仿真和楔横轧-模锻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汽车传动轴节叉轧锻复合成形过程。根据节叉成品和工艺特点反向设计出坯料形状和楔横轧模具,确定楔横轧模具的参数为成形角α为27°,展宽角β为9°,断面收缩率ψ为55%。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坯料在楔横轧-模锻整个成形过程中的成形机理,包括应力分布、应变分布、温度变化和金属流动规律。模锻过程中,大端最先开始发生变形,最终分叉处变形程度最大,其次是拐角处,变形最小的是大端底部。并对轧锻节叉成品进行了微观组织模拟,包括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和平均晶粒尺寸,定量分析坯料变形程度和材料的综合性能。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模锻过程中成形力的影响规律,并应用试验设计方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工艺参数组合:温度为1100℃,摩擦因子为0.2,上模下落速度为150mm/s。根据优化工艺参数组合,进行了楔横轧-模锻实验,轧锻复合技术加工传动轴节叉成品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并进行了金相组织实验,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抗拉强度测试和断口形貌分析检测轧锻复合技术加工节叉的综合机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轧锻节叉成品晶粒尺寸与仿真结果平均误差≤3.72%,节叉大端,拐角处和分叉处的晶粒平均细化程度分别47.69%,70.45%和78.47%,硬度分别提高54.15%,83.87%和49.13%,抗拉强度较传统模锻提高了26.13%。传动轴节叉轧锻复合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成品综合机械性,使生产效率提高4-5倍,材料利用率提高30%,单条生产线年经济效益提高了9.63倍。
其他文献
摘要:《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经典著作。目前,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主要在文学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即从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和《文心雕龙》所特有的理论内涵上来研究《文心雕龙》与教育的关系,既具有学术创新性,亦彰显其实践性。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教育;理论体系  【分类号】I206.2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以“体大而虑周,思深而意远”著称,所蕴含
流域化学风化与全球碳循环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对于大流域河流碳来源和去向的判断以及数量的精确评估是碳循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选
“多”“少”“多少”作为汉语日常交际时常用的词汇,不仅具有多重义项,还拥有着丰富的语用特点,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多年来,学者们从现代汉语本体研究角度出发,对“多”“少”“多少”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并得到了显著成果。但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来看,现阶段对这三个词进行的专门研究还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收集、比较分析、语料排比等方法,以内在大纲假说及普遍语法假说理论为依托,对“多”“
传统村落最初是以一种弱势文化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文明,它是承载着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瑰宝,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农业、农村
[目 的]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后bFG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调查2009年1月至5月在
结构被动控制因其不需要外部能源供给,且控制效果明显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类型建筑结构中。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减震装置能够有效吸收地震能量达到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