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心理学是把一切有助于人的发展的积极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关注问题和矫正问题的思维范式,人自身的潜力和积极因素成为了其研究的重点,这有助于发掘人自身的内在积极力量和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有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理论等,其理念和内容给创新高中生德育的思维范式带来了启发。德育实效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中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德育实效性既关乎着高中生自身的发展,更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情绪情感不够稳定等特点,再加上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新世纪的高中生德育带来了挑战。因此,高中生德育要与时俱进,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理念创新德育理念和方法以增强德育实效性。本文分为四个层次,层层递进:第一部分在明确研究缘由、意义及思路的基础上厘清了德育及德育实效性的概念,并且对积极心理学和德育实效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别概述。第二部分从引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创新高中生德育理念和方法、构建和谐健康积极的高中校园三个角度阐述了高中生德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必要性;并且从德育与心理学学科的教育理念、目标、教育内容以及研究范畴等视角论述了高中生德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探讨了当前高中生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提出了增强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的路径,主要从激发积极情绪体验,增强高中生自我教育能力;发掘积极的人格特质,促进高中生积极品德内化;借鉴积极组织理论,建构积极有效的德育生态系统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阐述。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新的育人理念和方法为创新高中生德育提供了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