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世界经济接轨。入世则意味着我国将更加全面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去。国际经贸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不能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将很难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中分享由此可能带来的利益和好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积极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条款,合法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反倾销法律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各成员方参与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是国际通行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手段,加强对外国反倾销、反补贴的磋商和应诉,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遵循和适用世贸组织的规则,通过对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国际反倾销法的比较,加强和完善中国反倾销法律制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反倾销法概述。从理论上分析了倾销的涵义、种类、动机与条件以及倾销对经济的影响,阐述了反倾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第二章论述了实体规则中的倾销的认定和损害的确定问题。第三章论述了程序规则中的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措施及反规避措施等问题。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第四章详细论述了当前我国反倾销法的不足,并针对我国反倾销法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对反倾销立法的完善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