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不同化疗方案住院资料的分析,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A)与柔红霉素(DNR)分别联合阿糖胞苷化疗方案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缓解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以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资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64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筛除APL患者),全部病例均根据骨髓涂片Wright-Giemsa染色的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特点诊断,按照FAB标准进行分类确认(标准见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十五章),全部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免疫表型检查,部分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患者自入院后每天检查血常规,化疗期间每周复查一次肝肾功,血常规、肝功生化指标等均为全自动血细胞及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化疗前后及必要时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测,每天测量体温,一个疗程结束待骨髓造血恢复后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化疗同时给予保肝、止吐等对症治常规支持治疗。对于骨髓抑制期间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血红蛋白含量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10×109/L的患者分别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对伴发感染者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64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IA和DA方案化疗,对其性别、年龄、疾病分型、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电话随访64例患者,分析生存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性别,缓解情况等应用方差分析,t检验,化疗前后血象,生存资料等数据资料应用x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白血病分类,治疗前血象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IA方案组24例中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3例,未缓解(NR)2例,有效率91.7%;DA方案组40例中CR17例,PR7例,NR16例,有效率60%,两组诱导缓解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0个月,DA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3个月,化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常规,IA组粒缺持续平均时间为11.0天,DA组粒缺持续平均时间为6.0天。IA组血小板小于20×109/L的持续时间为7.6天,DA组血小板小于20×109/L的持续平均时间为5.0天。IA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DA组, IA组100%患者感染,DA组为82.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有恶心、呕吐,心脏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经常规治疗后可继续化疗,其它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对于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IA方案诱导缓解疗效优于DA组,IA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DA组,感染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化疗期间支持治疗非常重要,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