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事公约的词汇文体特征分析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得益于全球贸易的高速发展,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也欣欣向荣。而海事活动能够安全有序地展开,离不开国际海事公约的规范,因此对海事公约的研究对国际航运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建立了包含218,804字的国际海事公约语料库,然后借助Antconc,Wordsmith,CLAWS等软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进行了对比,旨在对国际海事公约的词汇文体特征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得出其与普通英语在词汇层面上呈现出的差异性,如在词长、词汇密度、词性及古语的使用方面。希望能对普通英语学习者了解国际海事公约有所帮助。   研究表明:相较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国际海事公约的平均词长较长;词汇密度较高;较少使用代词、形容词、动词;在形容词使用上较少使用形容词比较级与最高级,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形容词全部为中性词,并且开放性词占多数;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词都是封闭性词;情态动词shall使用频繁;较少使用模糊词语;大量使用古体词;有特殊含义的普通词使用较多。   本文的理论依据为现代文体学。  
其他文献
艾丽丝·蒙罗是当代加拿大文坛上享有盛誉的短篇小说家。其文学创作根植于现实生活,以非凡的叙事策略彰显出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尤其在文学主题和艺术风格上对加拿大文学
亨利·詹姆斯和爱·摩·福斯特都是文学史著名的小说家和评论家。詹姆斯写于1881年的《贵妇的画像》和福斯特1908年创作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似乎是探讨了不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