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触诊组织量化评价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检测颈动脉斑块弹性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与脑卒中初发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入选2017-01至2017-06于我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的颈动脉斑块患者98例,超声方法测量每例患者的斑块参数,并根据Framingham卒中量表评分结果分为高危组(n=53例)、非高危组(n=45例),分析其危险因素。  结果: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VTQ测得的SWV值、血清肌酐(Cr)、体重指数(BMI)是脑卒中发病高风险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1.974,0.414,0.102;95%可信区间(CI):0.026~0.736,1.086~2.105,1.006~1.219;P值:0.020,0.014,0.0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WV、Cr、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影响脑卒中风险评分高低的主要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946,0.075,-2.157;P值:0.023,0.000,0.003。与高危组比较,非高危组SWV值明显较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VTQ测定的弹性值SWV能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可以作为脑卒中发病风险预测评估的有效指标。
其他文献
实验背景和目的:   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骨科的难题之一,相应的治疗手段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骨延长转移术,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目前,组织工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