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介导小鼠胃肠道生物光子活动改变与抑郁症的关系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y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精神情感障碍疾病。全球有3.22亿人遭受抑郁症困扰,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这种精神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大多数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大脑突触间隙缺乏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人体存储的5-HT90%以上来自胃肠道,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抑郁症与胃肠道环境的改变及5-HT信号通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抑郁症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我们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意外发现5-HT能显著诱导胃肠道组织生物光子的辐射,提示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关联,因为5-HT诱导胃肠道组织生物光子的辐射可能作为机体的信息能量关联了脑的功能。
  据此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mildunpredictablestress,CUMS)小鼠抑郁模型,使用超弱生物光子成像系统(Ultraweakbiophotonimagingsystem,UBIS)检测5-HT诱导的抑郁症小鼠离体胃肠道组织及冠状脑切片的生物光子活动特征变化。结果发现:(1)通过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行为学的定量参照评估标准,将抑郁小鼠分成轻度抑郁与重度抑郁亚型组,并且与血清5-HT水平下降相关联;(2)4mM5-HT能显著诱导正常小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生物光子活动,呈现出启动、上升和洗脱的特征性改变,但不同组织部位的改变模式也有所不同;(3)在5-HT灌流时程内,轻度抑郁组小鼠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生物光子辐射强度高于对照组,而重度抑郁组小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生物光子辐射强度高于对照组。但在重度抑郁组,只有空肠组织生物光子辐射强度明显高于轻度抑郁组;(4)100μM5-HT对正常、轻度和重度抑郁症组小鼠Glu诱导的脑组织生物光子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组间作用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抑郁症小鼠胃肠道出现了5-HT介导的生物光子活动的功能变化,而这样的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有关联,但确切的机制和联系有待进一步阐明。一种可能的解释是5-HT介导的生物光子活动通过脑-肠轴之间以及其它远距离生物光子信息交流影响大脑的功能,这一机制的改变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这些发现为探索抑郁症的胃肠道发病机制开拓了新的思路,而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建模基础上确立的抑郁小鼠亚型标准为应用该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提供了更合理的评估方法。
其他文献
With the increas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missions complexity,single UAV is limited to energy and load constraints,and cannot complete mission well.Moreover,human is prone to fatigue and slow
[db:内容简介]
建立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的数学模拟技术正成为油气运移研究的重要手段.基于油气趋向于沿着范围狭窄的优势路径发生运移的认识,利用渗逾理论建立油气运聚数学模型,厘定模型在不同运移实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而通过模拟分析,讨论大尺度宏观均匀输导层内运移路径的特征.最后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统长8油层段的运移研究为例,分析盆地尺度油气运移路径特征.获得油气在非均匀输导条件下形成优势运移路径的认识:流体势的
[db:内容简介]
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cancer,B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女性,到目前为止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恶性肿瘤第一位。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乳腺癌的诊断以病理活检居多,钼靶技术辅助,但这些检测手段都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伴随着乳腺癌诊断技术的发展,利用唾液作为诊断样本的研究渐渐增多,本实验室前期利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分析
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由于其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引起宿主多部位急、慢性感染,而且其产生的耐药性难以用抗生素控制,近年来已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该菌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将毒力因子精准地输送至宿主细胞,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细菌的分泌系统。细菌通常使用多种分泌系统来获得竞争优势,使其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已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产生与其编码的多种分泌系统密切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感染。细菌浮游(motile)或固着(sessile)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细菌急慢性感染的转换。慢性感染是由细菌固着的生存状态进而引发生物被膜导致的。生物被膜的关键组成成分之一胞外多糖。为进一步研究细菌生活方式转换过程中胞外多糖的调控机制,通过DNA亲和层析实验用psl启动子筛选得到绿脓菌素(p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人类条件致病菌,临床上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现有大量研究表明,细菌通过将毒力因子转运到靶细胞而发挥毒性,而分泌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六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铜绿假单胞菌中一种重要的分泌系统,能分泌多种毒力蛋白至环境或真核细胞中,还能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亚洲叶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步进化而来,川金丝猴独特的社会结构-重层社会(Multilevelsociety)成为亚洲叶猴中极具特色的分支。这种多层次的结构的核心是一雄多雌单元(OMU),即一个雄性与一个或几个雌性及它们的后代,多个OMUs单元聚集在一起休息,觅食共同活动从而形成更大的繁殖群体(Breedingband),而单元内的雄性长到性成熟前或单元内的雄性被替换后会被赶出加入全雄群(Al
学位
在自然界中,白蚁和真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共生关系、寄生关系和致病关系。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labralis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chinensis工蚁会搬运真菌Fibulorhizoctoniasp.放到巢内,而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aculabialis即使发现了菌核也不会将其搬到巢中。为了探究工蚁收集真菌Fibulorh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