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活动目标、任务、结构、规则、程序,并由为实现特定目标相互合作、相互联系和依赖的一组群体组成的组织,必须依靠科学合理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校教育管理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学校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因其对学校教育管理方法、教育管理组织形式、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管理活动具有纲领性的定向作用,也就成为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前基本处于组织结构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决策随意性大、管理效率低的经验管理阶段。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以后,围绕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办学效率、建立教育宏观保障体系等方面,学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得到了切实的加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管理领域中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以“人”为教育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要素的“人本管理”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分析和探讨“人本管理”能否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创新和提升管理效能的生长点,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是在对中学教育管理现状综合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学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现实作用进行一次分析探索。在对传统儒学人本精神、西方人本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等以人为本思想来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目前中学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缺失的分析,提出了中学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本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本文中的主要观点包括:一是确立中学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改变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的教育管理现状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教育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时,应以强化“科学管理”为基础;三是在学校行政、经济和思想教育等管理方法中都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价值取向;四是倡导人本管理重点在于加强尊重的教育、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发展学校文化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