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电路制程过程中互连区域的热力学仿真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高密度化和轻量化的要求,封装技术和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技术高速发展。在这种技术背景条件下,提供器件和PCB间机械支撑和电热互连的焊点密度剧增,而单个焊点的失效就可能导致产品功能性失效,这可以表明焊点互连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分别对印制电路制程过程中焊接、时效和服役状态下的焊点互连区域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焊点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并进行了研究。焊接后形成的焊点互连一般由焊料、焊盘和界面合金共化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组成,而其中IMC层是由焊料和金属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界面反应生成的,不同的材料和结构的焊料/基底界面会生成的形貌结构不同的IMC层,生成薄而连续均匀的IMC层是冶金互连良好的基础,但生成过厚的IMC层则会成为焊点失效的隐患。本文对焊接过程热力学条件下的SAC305焊料和Cu、Ni界面的扩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Ni可以做扩散阻碍层阻止过厚的IMC层生成,之后对焊接后焊点互连的残留应力进行仿真后,则推测裂纹可能会在焊点应力集中边缘处的IMC层上出现,在得到相关的仿真结果并分析后进行焊接实验验证。在焊点互连服役的过程中,IMC会受到基底金属原子往焊料中扩散的影响发生尺寸,形貌和结构的演变,这可能会导致有糟糕的力学特性的IMC生成并伴随着诸如柯肯达尔空洞或裂纹的开裂源出现,可以通过时效实验对其中的IMC演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时效过程中固-固扩散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时效实验后发现:焊接后IMC的形貌决定了其演变方向,组成元素含量的变化是引起IMC形貌变化的主要因素,焊料中的金属元素对IMC的生长有引导作用。除此之外,服役中的焊点还会受到热应力应变的影响,通过对服役中的焊点互连进行有限元仿真发现,焊点互连在服役过程中随着热力学条件变化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可能导致焊点互连内的IMC层开裂失效和热疲劳失效,从而对焊点的可靠性造成了影响。根据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的结果发现可以采用基于以下两种思路的措施提高焊接、时效、服役等热力学条件下焊点互连的可靠性:第一种思路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料和基底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制IMC的尺寸,形貌,结构和演变,从而减少失效,另一种思路是采取诸如时效或散热的手段,人为的对焊点互连的热力学条件进行操控,减少由应力和应变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其他文献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与中国都在征收增值税,但两国在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征管方式、税率等方面都有差异。通过对印尼与中国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征管方式、税率三个方面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它是中国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还有着重要的审美与人文价
在发端于明末清初延至20世纪中叶的中国典籍外译热潮中,主要陶瓷典籍如《陶说》、《景德镇陶录》、《匋雅》等被译成法文、英文,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陶瓷典籍现有译
目的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测量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术后种植体的唇腭侧骨厚度、骨高度,旨在为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技术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方
为了方便、快捷、准确地测量运行中或新生产的绝缘产品表面的憎水等级,依据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通过边界识别的方法提取材料表面喷水图像中水珠的形状和分布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判定憎水等级。通过引入误分类代价来设计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学习算法,以进一步提高憎水等级判定的准确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自然光照明条件下现场判定其憎水等级,避免了人工判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无损
一提起“传统”这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讲并不陌生,在全球发展进程一体化趋势加剧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各行各业都在提倡恢复传统,大力借用传统元素。传统它常常反映
嘉靖初年的“大礼之争”,表面上是在争“考”争“庙礼”,实质上是皇权与阁权之争。嘉靖由藩王入登大位之时,左右无植根之党,皇权弱于阁权。在母妃蒋氏支持下,他利用干进之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