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以广西壮药大叶千斤拔药材为研究对象,经化学成分试验研究,选出具有活性的指标性成分,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拟定质量标准草案,为大叶千斤拔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临床用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广西壮药大叶千斤拔药材为研究对象,经化学成分试验研究,选出具有活性的指标性成分,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拟定质量标准草案,为大叶千斤拔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实验通过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得到乙醇浸膏,萃取得极性不同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部位;主要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单体化合物,并对分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成分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采用 HPLC方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对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方面的研究,为其拟定质量标准草案。 结果:对大叶千斤拔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染料木素、5,7,2’,3’,4’-五羟基黄酮、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染料木苷、胡萝卜苷、β-谷甾醇。以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做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并且效果明显。并以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为指标性成分,对其作含量测定研究,HPLC结果表明,染料木苷含量为0.0995~0.6643%;染料木素含量为0.0795~0.2750%,暂拟定每克药材染料木苷和染料木素不少于0.07%,且用40ml甲醇超声提取30min,提取1次的效果最好。测定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得到水分应控制在14.0%以内,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4.0%,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超过2.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3.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4.0%;此外还对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拟定大叶千斤拔质量标准草案。 结论:以上评价方法初步建立了大叶千斤拔药材质量标准,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和可控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项目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4)-JKGHC-0123。名称: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将从幼儿之间交谈的基本状况入手,尝试探讨幼儿之间交谈情况、交谈的价值;并提出促进幼儿之间交谈的策略。以期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对幼儿之间交谈的关注,并为幼儿之间的交谈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幼儿;交谈;策略 作者简介:张彩丽(1975-),女,河
摘 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便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据此,文章就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中进行社会化改造的意义为切入点,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构想提出一些建设意见和改进措施,以此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的社会化构想实行。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 [
摘 要:本文结合相关实例,将3ds Max技术运用于考古学中探索其应用,在遗址所处地形(大环境)、探方、地层叠压、器物复原等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文的研究旨在对遗址及遗迹遗物进行直观的呈现,这对于推动公众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博物馆展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3ds Max;三维建模;公众考古 作者简介:潘绍池,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文第一作者;郑伟杰,单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本文第二作
摘 要:鹰猎文化是一种曾经非常盛行,如今却逐渐走向消亡的民间文化,它既是历史话题又是文化现象。本篇论文通过对鹰猎活动的梳理与介绍,从鹰猎活动形成的自然因素、人文背景和基本特点出发,对鹰猎文化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归纳与总结,思考文化保护与自然保护的冲突应如何化解。 关键词:鹰猎文化;民俗;发展;保护 作者简介:秦博杨(1994-),女,陕西省韩城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研究;张书琛(1992-)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定物种,突破了传统鉴定方法主要依赖经验、受形态和化学特征影响的限制,实现了中药材从主观性状鉴定到客观基因判定的技术革命。目前,
摘 要:地名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地名与文化密切相关,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探析地名,我们可以从中得知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一些文化内涵。本文就黄山区的地名进行了一些探讨,从中找出了黄山区人民在历史上以及在现代所产生的一些文化痕迹。 关键词:黄山区;地名;文化 作者简介:杨心怡(1990-),女,安徽省黄山市人,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