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吸附试验、生物盆栽试验和田间肥料试验,逐步分析了桑植七种供试植烟土壤的养分基本状况、土壤养分吸附能力及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判定,并开展田间试验加以验证。以期探明桑植植烟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为当地烤烟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烤烟增产增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土壤养分状况分析,桑植县植烟土壤养分含量普遍不高,N、P、S、Zn、 Mg和Cu低于养分适宜值,可能成为当地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吸附试验、生物盆栽试验和田间肥料试验,逐步分析了桑植七种供试植烟土壤的养分基本状况、土壤养分吸附能力及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判定,并开展田间试验加以验证。以期探明桑植植烟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为当地烤烟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烤烟增产增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土壤养分状况分析,桑植县植烟土壤养分含量普遍不高,N、P、S、Zn、 Mg和Cu低于养分适宜值,可能成为当地烤烟生长潜在的养分限制因子。经土壤吸附试验和生物盆栽试验验证,桑植植烟土壤中N是第一养分限制因子,
其他文献
现代种子科学研究表明,种子重量的区间分布(重量谱分布)是评价种子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重量谱分布测量需逐粒测量种子的重量,而后统计各个区间内种子的数目,绘制重量谱分布图;为了将科研人员从这项繁琐乏味、费时费力的测量工作中解放出来。本文以小麦种子为对象,研究设计了一种小麦种子自动称重系统。该系统由自动输种机构和自动称重模块两部分组成。自动输种机构负责将批量种子单粒化,完成将单粒种子放置到称重平台和从称
为了既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生态平衡,进行粮经复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水稻--大棚瓜菜粮经多熟按茬和间作套种技术的研究,进行晚粳稻、优质蔬菜瓜果标准化生产配套农业关键技术组装集成创新,研究全年“二种二收”或“三种三收”的水旱复种轮作技术。水稻大棚多茬复种栽培,进行水旱优势互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稳粮增效,具有节约型、循环型的生产效益,
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是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是药用石斛的一个种,近年来开发应用较广,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对药用石斛保健价值认识的提高和市场需求量的日趋增长,野生齿瓣石斛资源被过度采挖利用,加之种子小、无胚乳、自然繁殖率低和苗木生长缓慢等特点,人工繁殖栽培技术还不成熟,种苗数量严重不
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选育是实现油菜两系法制种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油菜制种具有重要意义。Huiyou50S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汇油50中发现的半不育株选育而成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受隐性核基因控制。本研究以Huiyou50S为研究对象,对Huiyou50S、F_1和F2、BC1分离群体进行田间育性调查,对其遗传机理进行分析;利用人工气候箱温室处理,研究Huiyou50S育性转换的临界光周期和温
DUS测试是对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Disti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是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定测试。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的基础是DUS测试指南的研制。本试验以药用植物天麻、黄芪为研究对象,研制适合我国的天麻、黄芪植物新品种的DUS测试指南,研究结论如下:1.在参加农业部DUS测试指南研制培训会和大量查阅学习文献的基础上,对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它安全高效、物美价廉,且副作用较小,然而目前对中药的利用远远没有达到充分的程度,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去探索中药的有效成分,让它具有更大的价值。由于近几年上地资源的饱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小麦种植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提高小麦生产率,改善小麦品质,寻求新的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意义重大。当前小麦穗发芽威胁特别严重,我国受穗发芽危害的麦区约占全
作物模拟模型可用于研究作物生长及其对环境和管理措施的反映,并且能为研究者和推广服务部门提供简单的决策支持。为了建立丹参生长模拟模型,在参考前人对作物模拟模型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不同种植期和不同的栽培方式下,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了丹参生长模拟研究。对丹参壮苗指数与苗期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幼苗各数量性状中,根粗、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和全株干重与相关性状相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作物。随着科技进步,纺织部门开始引入喷气纺、气流纺等高效快速的纺纱技术,消费者更是对棉花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棉花纤维品质、产量等性状属数量性状,且性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传统选择育种方法效率低,不能满足国内广大市场的需求。多年来我国棉花选择育种工作一直停滞不前,遇到了棉花纤维品质提高的“瓶颈”,阻碍了我国棉花工业的发展。现代
甜菜糖产业在我国曾经经历了由盛入衰的过程,近些年来,在产业振兴的背景下甜菜生产和发展又呈现出复苏的大好景象。所以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地区6个县旗,包括松山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宁城县、翁牛特旗、林西县;以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调研为背景,走访了20个村子。入户及田间调查农户共形成302份农户调查问卷,20份村级调查问卷为研究依据,分析和比较当地甜菜收益情况,展望赤峰市地区甜菜糖业发展的新趋势。本论文通
本文针对农业生产中氮肥施用量大而利用率低的问题,以水稻和小白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纳米膨润土、纳米碳、纳米氢醌、纳米茶多酚包膜或掺混尿素的应用效果。纳米膨润土添加比例分别为10%、15%和20%,纳米碳添加比例为0.3%,纳米氢醌添加比例为0.4%和1.2%,纳米茶多酚添加比例为2%和4%,同时设置减氮0%、10%、20%、30%4个氮水平。共进行了4个试验:早稻土培试验、早稻大田试验、晚稻大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