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相法制备三元硫属半导体薄膜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纳米多孔TiO2作光电极, CuInS2或CuInSe2等无机纳米粒子作吸收层的ETA太阳能电池由于成本低廉,是光伏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采用化学浴、SILAR、电沉积法等低温液相法制备上述硫化物具有低成本、绿色无污染、工艺温和的优点。本文以硫属半导体薄膜在ETA电池的应用为背景,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和种类、硫属化合物的性能及应用和三元硫属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工艺。课题研究了化学浴,SILAR,电沉积法制备CuInS2、CuInSe2薄膜,通过XRD、SEM、XPS、霍尔测量系统等的测试分析,研究了上述制备方法和工艺过程对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方法下的成膜反应进行了解释。本文采用化学浴法,以CuCl2和InCl3为反应物,三乙醇胺为络合剂,硫脲(CS(NH22)为硫源,沉积时间为8~12h,经500℃热处理1h可制备致密均匀、组成接近化学计量的单相黄铜矿CuInS2薄膜,薄膜吸收系数大于104cm-1,禁带宽度Eg为1.42eV。沉积时间低于12h时,薄膜生长速度稳定,约为15nm/h,而大于12h后薄膜生长变慢,粗糙度增大。连续离子吸附反应法(SILAR)采用独立的水溶性离子前驱体,按照非均相生长机理沉积成膜,原料浪费少、制备条件温和,污染小,但尚未有SILAR法制备三元化合物的报导。本文首次采用SILAR法,分别以混合CuCl2、InCl3前驱体为Cu、In源,Na2S、Na2SeSO3为硫源和硒源制备出黄铜矿结构、沿(112)面择优取向的CuInS2和CuInSe2薄膜,考察了多孔TiO2基底上SILAR法CuInS2的沉积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接近化学计量CuInS2、CuInSe2薄膜时溶液中[Cu]/[In]比分别为1.25和1.5,适当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均有利于改善薄膜的结晶程度和表面均匀性,制备CuInS2、CuInSe2较适宜的热处理温度分别是450℃和400℃,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薄膜电阻率下降,光吸收系数、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增加,CuInS2禁带宽度从1.34 eV增至1.48 eV,CuInSe2禁带宽度Eg的值从0.94eV升高到0.98eV。由于纳米多孔材料的表面效应,在多孔TiO2基底上制备的CuInS2薄膜结合更加紧密,吸收系数明显增大、结晶度提高,禁带宽度Eg在1.37~1.44 eV之间,说明TiO2基底上沉积CuInS2后,对可见光具有很好的吸收特性。电化学沉积法在太阳能电池薄膜制备领域一直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一步恒电位法,以CuSO4、SeO2、In2(SO43、柠檬酸组成沉积液,首次研究了多孔TiO2基底上CuInSe2薄膜的沉积情况。实验表明:与ITO基底上沉积相比,多孔TiO2基底上CuInSe2沉积电位从-750mV负移到-1250mV左右,XRD结果显示-1100mV是适宜的沉积电位。热处理后,薄膜组成更接近化学计量,结晶度改善,光吸收系数大幅度提高,而禁带宽度有所下降,这可能与CuInSe2和TiO2的界面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外骨骼作为一种可穿戴的智能机械装备,能够感受到穿戴者的状态与运动意图,将机械装置产生的动力与穿戴者自身的意识结合起来,同人体形成一个闭环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使穿戴者能
基于对我国2000~2008年发生的118起特别重大事故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规律和特征:时间分布上存在月份、季度、小时和年度差异性;行业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不确
4治疗牙齿与颌面部不对称畸形应尽早进行治疗,这是因为随生长发育,不对称畸形有可能持续加重,可能由牙性或功能性不对称畸形发展形成骨性或软组织不对称畸形.另外,下颌偏斜可
目的探讨人工培养的粉被虫草菌丝体和孢梗束的代谢物差异。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本文主要围绕浅海声速剖面反演方法这一主题开展研究。以获得浅海声速剖面为目的,对浅海声速剖面反演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沉积层参数对浅
Tl-2212高温超导薄膜具有超导转变温度高、临界电流密度大、微波表面电阻低以及环境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制作高性能超导微波无源器件的优良材料。在制备Tl-2212高温超导薄膜的
现代心理学始终充满浓郁的科学精神——精致性、确定性和中立性的逻辑思维便是其科学精神的写照,而忽略了心理学的人文精神——隐喻的存在则使心理学冰冷的逻辑诉求充满人性
<正>随着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中国纪录片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光盘、电视媒体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形式向互联网传播转变。新媒体除了拓宽中国纪录片跨文
在21世纪,世界各国更加注重科技水平的发展与人才储备的积累。物理学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关联着国家的科技水平,物理学教育的主要载体为教科书,教科书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知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作为教科书编制的依据,其变化对教科书编写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物理教科书编写的规律,本文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物理课程理论为基础,选择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力学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首先,在探讨改革开放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