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事物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着某种联系,该联系具有内在属性、本质属性、必然属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性,这种联系就叫是该事物发展规律。人们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客观事物[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要发展振兴足球,就要立足本国国情、遵循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2]。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作为代表中国足球最高水平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必然也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对中超联赛队员犯规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同时,认真发掘与高水平球队存在差距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理念和方法;从另一方面将,对我国顶级联赛队员违规行为特征进行探究,有助于我国裁判员对场上犯规行为形成理性认识,继而为其执法水平提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就13赛季中超联赛比赛中队员出现的犯规行为就其特征进行研究得出:1.犯规次数特征:13赛季中超联赛场均犯规35.39次;全赛季30轮各轮次犯规次数呈“m”型;主、客队赛季犯规总数大体持平、主队偏多;助理裁判员协助判罚中越位犯规是主要部分。2.类型特征:直接任意球的犯规下肢犯规多于上肢犯规,犯规方式主要是踢、绊摔、抢截、拉扯四种;间接任意球的犯规,越位犯规和以危险方式比赛是主要判罚原因。3.时间特征:下班场犯规多于上半场犯规;犯规次数随时间呈波浪式上升态势;4.区域特征:前中场区犯规次数发生最多;中场是除越位犯规外的其他犯规发生概率最大的区域。5.红黄牌特征:数量上红黄牌客队多于主队;轮次上黄牌数量前、后两个十轮较多,中间十轮较少。红牌数量呈现出前十轮较少而最后十轮较多;时间上,下半场出牌数量远多于上半场;原因上,鲁莽犯规和破坏进攻机会是主要吃牌原因。6.不同位置队员犯规情况:前卫队员犯规次数最多,前锋队员犯规最少。不同位置队员犯规场区与其活动范围和场上职责关系密切。7.被侵犯对象位置特征情况:前卫被侵犯最多、前锋被侵犯最少,但就个人被侵犯情况看,前锋队员往往被侵犯次数最多。8.越位情况:越位场均5次以下,主、客队基本持平,主队偏多;时间上,下半场多于上半场;B5和前中区是越位犯规主要区域,边路越位次数多于中路越位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