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内部协同治理视域下学生权利保障探析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权利保障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侵犯大学生权利的事例频发。大学生状告母校,寻求不到合适的救济途径,与大学管理者“对簿公堂”等现状时常发生。大学管理者与大学生处于大学事务管理的两级,两者在关于学校管理的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及其实际操作层面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矛盾。大学与大学生关系尚未被清晰认识,学生权利常受到侵害等问题在高校内部尚未得到合理的疏导。因此,在高校内部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进一步推进大学有关学生权利的研究进展,也可以为大学生权利的研究以及大学内部民主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本论文将从五个部分来进行研究,首先对前人关于国内外大学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欧美国家学生权利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学生权利近十年来研究概况。其次引入协同治理理论以及大学生权利理论,包括现代大学协同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内涵以及需求和意义。协同治理理论为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开拓新的视野,在大学治理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建设现代化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  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公民和受教育者角色的权利在一系列的法律文本中得以表述。但是权利常出现遭受侵害的状况。因此,本论文对大学生受教育者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的案例进行分析,对大学生与大学管理者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实际运行层面的冲突进行分析并进行归因。  最后,在大学内部协同治理视阈下提出大学生权利保障的相关策略。具体包括四个方面:落实大学章程中大学生权利的表述;保障学生参与权利的实现;保障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公平;保障学生权利不受侵害。从落实章程中学生的权利到学生参与大学内部事务管理,大学管理过程公正以及最终的救济保障,大学管理应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的精神,本着以协同共治的方式,将大学生作为大学管理中的中坚力量,为切实的保障学生权利提出思考方向。
其他文献
行业特色型大学(以下简称特色型大学)的良好发展促进了国家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发展,而学校教师作为重要的科技创新人员,与学校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
面孔作为一种既特别又普遍的刺激,是识别他人身份信息最直观的标志。而在识别面孔时,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面孔刺激会产生的反应不同,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ORE)就是面孔识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