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四川省泸州市40岁及其以上自然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患病率,并通过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来获取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分析探讨DR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我市DR的防治提供基本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2011年05月至2011年12月在四川省泸州市采用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先整群随机抽取6个社区,然后在每个社区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8000名40岁及其以上的长住居民进行糖尿病及DR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参照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筛查出的1374名糖尿病患者进行:①问卷调查:一般情况、既往糖尿病病史、DR病史、家族史、吸烟及饮酒情况,受教育程度等;②临床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电图等,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③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c HbA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醋(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肝功、肾功等;④眼部检查:日常生活视力、小孔镜视力、眼底镜检查、部分患者采用裂隙灯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e angiography, FFA)进行DR诊断。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制定的DR分期标准。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接受检查7478人,受检率为93.48%,检出1374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8.37%。DR患者214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15.57%,占所有受检者比率为2.86%。其中男性76例,在所检男性2.43%;女性138例,占所检女性3.17%,经过统计学处理,男女性别之间的DR的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患病率在各年龄段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70岁到79岁年龄段DR患病率最高,达到该年龄段人群的5.44%。214例DR患者中非增生性194例,占所有受检DR患者的90.65%;增生性20例,占所有受检DR患者的9.35%。214例DR患者中,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P<0.05),主要原因是眼底病变和白内障。1374例糖尿病患者中,DR人群的平均HDL-c(1.26±0.32)mmol/L,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 NDR)人群的HDL-c(1.09±0.26)mmol/L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R人群的平均HbAlc(8.67±1.78)%与NDR人群的(5.98+0.36)%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对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患者发生DR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进行精确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lc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血压与DR的患病率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四川省泸州市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高;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及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都是影响DR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HbAlc水平和HDL-c水平可作为监测糖尿病患者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