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转移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截至2018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和突破性的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对城镇化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要追求“人”的城镇化,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然而,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面临着诸多压力和阻碍,障碍之一便是缺乏城市生存的可靠保障,表现为基本权利未能完全得到保障、与城市居民未能享有平等权利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大力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试图从外部制度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合理需求和权利,以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本文基于公共服务的保障性功能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就公共服务与农村转移人口社会融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试图在了解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社会融合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二者的关联。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有三个发现:第一,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正处于“半”融入的阶段;第二,我国公共服务整体供给的满意度居于中等水平,其中便利程度的满意度最高,均衡程度的满意度最低;第三,公共服务单项供给水平尚有提升的空间,其中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最高,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较低。将公共服务满意度与社会融合程度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公共服务整体供给水平、公共服务单项供给水平皆对社会融合具有显著影响,且农村转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收入情况及房屋拥有情况都对其社会融合产生影响。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在社会融合过程中受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男性、老一代和有配偶的农村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更大。经过拓展研究发现,农村转移人口最希望加强的公共服务中,前五项分别是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基本社会服务,其中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服务对社会融合贡献较大。而在整体供给方面,便利程度对社会融合贡献较大。基于前文的实证研究,结合相关政策目标,文章认为要提升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获取农村转移人口的真实需求,着重提高公共服务便利和均衡程度,重点提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服务;社区要配合政策宣传,搭建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农村转移人口要发挥能动性,主动了解公共服务相关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源模块,任意波形发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cPCI测试系统中。介绍了一种单槽cPCI任意波形发生器硬件模块的设计,阐述了任意波形合成及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对滤波
海南省的无居民海岛较多,在自然生态、领海基点、国防科技、游憩开发以及多学科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就目前海南无居民海岛游憩开发的利用程度而言,尤其是对比马
“外贸函电”是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ESP课程,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能较好地实现校企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统一。从介绍ESP课程“外贸函电”入手,阐述了“外贸函电”项目化教
目的探讨Step-ball运动对妇科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Step-ball运动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选取50例妇科老年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
专业评价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专业评价方法的优劣,总结了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评价存在的问题,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宿舍管理也更加困难。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人工管理宿舍的弊端逐渐凸显,而宿舍管理对于高校来说又是保证学生管理质
图书馆古典文献的保护和存放是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但纵观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现况,电子资源层出不穷,每年呈大幅度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