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利用荧光法进行物质检测、分子识别和生物成像等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荧光材料。金纳米簇和硅量子点作为两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和化学分析领域已经得到应用。第1章:绪论对荧光纳米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对新型荧光纳米材料金纳米簇和硅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析及其抑制剂筛选乙酰胆碱酯酶可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产生乙酸和胆碱,从而实现突触间隙内乙酰胆碱含量的调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突触间隙内乙酰胆碱含量的调节,同时还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乙酰胆碱的含量与多种疾病,如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和阿尔次海姆症等息息相关。因此建立合适的方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抑制剂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第一次使用低荧光谷胱甘肽保护的金纳米簇(GSH-AuNCs)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直接荧光开启的方法以实现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析及其抑制剂筛选。通过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底物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水解可产生硫代胆碱。硫代胆碱能与GSH-AuNCs形成Au-S键,从而有效地增强GSH-AuNCs的荧光。抑制剂存在时,AChE的活性将会被抑制,水解产生的硫代胆碱就会减少,故GSH-AuNCs的荧光增强程度便会减弱。因此,通过监测GSH-AuNCs的荧光强度实现了 AChE活性分析及其抑制剂筛选。AChE活性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30 mU mL-1,检出限(LOD)为0.03mU mL-1(S/N=3)。两种抑制剂(他克林和溴新斯的明)的IC50值分别为42.92 nM和37.04 nM。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筛选其抑制剂的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并成功地应用于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第3章: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及抑制剂筛选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而长期的高血糖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类重要药物,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率,从而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含量。因此,建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的新方法,对于糖尿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无毒无害且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硅量子点(SiQDs)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及其抑制剂筛选的新方法。α-葡萄糖苷酶催化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水解产生的对硝基酚是良好的电子受体,对硝基酚能与SiQDs表面的氨基进行电子转移,从而猝灭SiQDs的荧光。通过监测SiQDs的荧光猝灭率与对硝基酚含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及其抑制剂的筛选。所用SiQDs易于合成且无需任何修饰,故此法易于操作。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60 mU mL-1,检出限为0.35 mU mL-1,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检出限更低。两种典型的抑制剂(阿卡波糖和2,4,6-三溴苯酚)的IC50值分别为564.8 μM和22.32 μM。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快速灵敏地进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并能成功用于人血清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同时有望用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