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支架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机械性能,广泛的应用于药物缓控释体系以及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本文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采用有机相分离法制备了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支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载药支架表面以及截面的形态、孔道的联通性以及孔径大小;红外光谱(FTIR)表征考察了载体与药物结合的情况;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载药支架材料内部的结构与形态。测试结果表明,载药支架的孔隙率很高,孔与孔之间的联通性较好,药物在载体表面以及内部分散均匀,且与载体存在氢键作用。通过对载药支架体外释放环境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了溶出介质在pH=7.2、温度为37℃、体积为200mL时为最佳的载药支架体外释放环境;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支架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药物的释放时间随着投药量、聚乳酸浓度、药物粒径和聚乳酸分子量的提高而有所延长;而相同投药比与积聚剂体积的多少对于药物的释放行为并未造成明显影响。将5-氟尿嘧啶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结合制备成载药微球,然后负载于聚乳酸载体中,形成复合支架,由于壳聚糖与聚乳酸的双重控释作用使缓释前期载药支架的突释率降低至30%以下;将羟基磷灰石与5-氟尿嘧啶、聚乳酸溶液共混制备复合支架,利用羟基磷灰石与5-氟尿嘧啶的相互作用,有效地延长了药物释放时间,载药率最高可达92.31%;在5-氟尿嘧啶/聚乳酸表面覆盖一层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明胶缓释壳层,制备成复合支架,进一步阻止了药物的溶出,使得药物释放12d后仍未达到释药平台期,延长了药物释放时间。利用多种动力学模型(零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Higuchi模型、Korsemeyar-Peppas模型和Hixson-Crowell模型)对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支架以及复合支架的药物释放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药物释放机理。通过拟合结果得出结论,载药支架以及复合支架的体外释放行为均对Korsemeyar-Peppas模型比较符合,药物释放遵循扩散机理,相关系数普遍达到0.9900以上。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两大分支之一出现在公众视野面前。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管理会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是钢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钢铁企业已逐步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产品的多元化,因此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钢铁企业的生产模
结合我院重点专业核心建设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介绍观赏植物栽培课程的改革应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优化的的教学模式;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亲爱的先生们:我从事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工作,并准备把《齐民要术》译成德文。我对贵中心的《农业考古》杂志非常感兴趣。如果你们能告诉我贵中心
<正>近日,商务部印发2015年12号公告,发布《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20条,分别规定了备案适用范围、备案机构、备案方式
目的探讨在全腔镜甲状腺手术(tot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接受TET病人122
目的总结扶镜手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配合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0月-2016年3月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18例的临床资料。行一侧腺叶部分切除22例,一侧腺叶全切除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内容。在以往的童话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儿童的特性和需要,仅仅将童话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过于功利化以及表演化,而失去了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肠道肿瘤手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0~85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30
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 ,特别是国外关于大豆蛋白质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大豆蛋白的流变特性的研究有一个整体的、前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