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风险,从而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对财务报告进行公允审计,其审计意见也就没有价值可言。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的范式,审计产品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供给行为的最终结果必然受到其市场结构的深刻影响。因此,市场结构可以成为研究审计市场竞争状况以及审计效率、审计质量等相关问题的突破口。本文在回顾有关审计市场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支撑,并将其运用于审计市场中。接着,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对我国2003-2005年A股审计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最后,针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权威和完善事务所自身措施两个方面对构建我国寡占型审计市场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了整个A股审计市场结构的变化,特别分析了国际“四大”在“十大”中的市场份额变化,发现经过多年国内所的合并重组,国内所并没有使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相反是外资所导致了集中度的提高;(2)通过研究“十大”的客户平均资产规模,发现国际“四大”主要依靠审计资产规模大的上市公司来扩大市场份额,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依靠争取更多数量的上市公司来占有市场份额;(3)从动态分析,发现事务所换位频繁,说明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事务所的竞争优势尚不稳定;(4)研究各行业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和我国A股审计市场的地域性特征,发现我国审计市场还未凸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而地域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行业中会计师事务所很难形成自己的行业专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