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伪功法”现象反思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

来源 :吉林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在欣赏西方竞技体育的对抗比赛的同时,对“形神共养,内外双修”的传统养生功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内涵也被人们熟知,其“整体观”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更加贴近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因此,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研究不仅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重大意义。本文从两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研究:一是“养生大师”现象和“伪功法”现象层出不穷,各种负面报道频发,使人们产生中国传统养生事业濒临危机的错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养生气功站点蓬勃发展,逐年增多,广大群众也从中受益匪浅。从上述两种情况分析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当代的现状: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在部分地区或场所,传统养生文化的指导作用没有凸显出来,进而被不法之徒利用,对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这种古老的传承自身也存在问题,不能完全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养生文化的同时,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同当今科学、医学紧密相连,展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之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阐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内涵和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形态”,对“伪功法”现象的进行深入剖析,分析了“伪功法”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总结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现代价值,并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价值多元化、分工日益细化的时期,个人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传统权威逐渐瓦解,校长领导也受到的前所未有挑战。不少教育部门仍旧照搬企业式的领导模式,无视人性的价
伴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择校问题不仅存在于城市,而且在农村也变得尤为严重.所谓农村中小学择校是指农村中小学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自愿放弃免费就近入学的政策而选择到重点中
2014年国际乒联更换新的乒乓球规则,使用新塑料材质的乒乓球替代以往的赛璐珞材质的乒乓球,在此基础上国际乒联给出两年的时间,让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先适应新塑料球,在2016年新
期刊
<正>1.厦门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实践的探索空间规划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厦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