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联系的相关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rigem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TSEP)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皮肤、粘膜感受器受刺激后形成的神经冲动,在皮层记录由三叉神经分支传入所产生的电位,通过记录到的P1、N1、P2、N2、P3、N3、P4、N4、P5、N5十个正、负向波可以反映出三叉神经中枢或周围支的病变。瞬目反射(blink reflex, BR)是众多脑干反射的一种,通过电刺激一侧三叉神经第Ⅰ支眼神经的分支眶上神经诱发双侧眼轮匝肌产生瞬目动作,记录R1波(同侧)及R2(同侧)和R2’(对侧)波。由于二者的传导通路均与三叉神经有关,因此我们通过对30例正常个体进行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刺激,分别记录各支TSEP及眶上神经BR数据及图形,比较电刺激诱发的三叉神经各分支间TSEP潜伏期差异,并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TSEP与BR的相关性,为临床三叉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志愿者32例,男女各16例,年龄23~33岁,平均24.97±2.04岁。其中1例男性有儿时面部外伤史,1例女性曾因下颌阻生智齿拔除而致下唇间歇性麻木,因此被排除在健康者之外。其余30例均符合:①全身情况良好;②无神经系统疾病;③面部表情肌功能正常;④无颌骨、颅脑手术及外伤史。采用丹麦产DISA-2000M神经肌电图仪进行检测,分别记录各健康志愿者的三支TSEP和眶上神经BR数据及图形。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TSEP和BR各波潜伏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并对眶上神经的TSEP与BR各波潜伏期进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准均为P=0.05。结果1.30名正常个体(60侧)通过刺激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TSEP图形,包括P1、N1……P5、N5十个正负向波;刺激眶上神经于眼轮匝肌处记录的BR图形,主要包括3个波:R1波潜伏期短,波形简单,为单个尖锐波,R2及R2’由多个波组成,潜伏期长,波形复杂。TSEP和BR各波潜伏期呈正态分布,左、右侧及男、女间比较,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2.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三支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TSEP各波潜伏期较其它两支延迟。3.眶上神经刺激TSEP和BR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结论三叉神经各分支TSEP图形具有相似性,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并建立了实验室正常个体参考值;TSEP与BR传导通路有部分相同,临床可根据二者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此方法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部位及手术部位的定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并且可以对术后效果进行鉴定。二者均为无损伤性检查,简单、易行且提供了客观、定量的指标,是可靠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回顾根管治疗后牙齿桩核修复的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各种桩核修复方法对不同牙齿类型及不同牙体缺损程度的修复失败率以及失败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
本文对不同FRC加强树脂基托机械性能进行了实验。本研究采用自制模具制作蜡型,常规热处理,制作热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组,热固化(PMMA)加0.9mm钢丝组,热固化(PMMA)加玻璃纤
转化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正是通过不断的转化,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不规范的问题转化为规范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数的问题转化为形的问题,等等。  下面,举例浅谈转化思想在初中解方程的应用。  一、“未知”化“已知”  例1解方程组.  分析:此方程组的求解,似乎难以知道。但只要注意分析已知方程组的特点,  不难发现根据
目的通过建立高质量的4组单侧上颌骨、牙列及微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支抗方式及第二磨牙不同萌出状态对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选择远移第一磨牙的适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它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1.微生物的作用  1.1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微生物是生物食物链中的生产者之一;第二,是有机
目的本课题选取了长期单侧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io EMGⅢ肌电仪及其分析系统,记录和分析下颌姿势位(MPP)、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状态下和咀嚼运动中
摘要:大学专业冷热不均,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也难,另一方面,各种培训机构却办的热火朝天,建立适合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机制刻不容缓,系统及动态响应机制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  【中图分类号】G710  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XII329    1.引言  近年来,大学专业冷热不均,计算机、英语、法学、金融等传统热门专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学校这些专业招生不足,或者就业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