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是我国新时期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制约的关键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结合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寻求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途径,对于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从不同视角探讨分析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探寻新形势下有效克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面临困境的着力点和相应途径,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局面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基础。本文在内容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对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来学术界关于农村人力资本及其投资问题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第二部分:从理论上界定了农村人力资本及其投资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及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途径,即农村正规教育投资、非正规教育投资、农村医疗保健投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投资,并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全面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状况,分析了政府和农民两个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多视角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绩效状况,从而深化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新时期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认识。第四部分:从经验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第五部分:进行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设计,提出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及有效发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大力拓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渠道等方面可操作的对策。第六部分:本文主要结论及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结论)是:一、理论分析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突破口,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已经成了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制约的切入点就是对农村人力资本加大投资力度。二、分析结果显示,有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属于农村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民个人不愿或根本无力进行投资,因此,需要政府支持。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大多数农民收入又低,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的严重不足。三、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既存在着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优秀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另外也存在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四、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本文认为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针对造成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社会经济原因,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并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农民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