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微丝的制备及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锈钢微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耐磨性以及强度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工业领域.尤其是拉拔法制备的不锈钢微丝,由于其精度高,尺寸均匀的特点,可应用于一些高质量要求的产品.然而高速拉拔制备不锈钢微丝过程中,断丝是生产制备微丝尤其是超细微丝(直径小于40μm)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模具配比(道次压缩率)、拉拔速度、润滑状况等对微丝制备的一般影响规律,重点对比研究了302型、304型、316L型三种不锈钢在制备微丝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采用了多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分析了影响断丝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合理的模具配比(道次压缩率)是制备微丝的基本前提,针对本文中的模具配比,粗拉阶段拉拔速度以11m/s-12m/s为宜,而中拉和细拉阶段则以7m/s-8m/s较合理.粗拉阶段采用皂液作为润滑和冷却剂即可满足要求,而中拉与细拉阶段采用优质油性润滑剂可提高丝材表面质量,并有利于防止断丝.对微丝制备过程中材料组织形貌观察发现,随拉拔的进行,总形变量不断增大,晶粒沿拉拔方向伸长,逐渐形成纤维状组织,并且总形变量越大,纤维也越细小,研究中未发现明显有别于普通拉拔条件下的组织特征.对微丝制备过程中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发现,随拉拔进行,三种丝材形变强化程度有显著的差别,在同等压缩率下,302型不锈钢丝的强度最高,延伸率最低;而316L型不锈钢丝的强度最低,延伸率则相对较高.三种型材进入中拉阶段时,由于强度过高而塑性不足,有必要进行一次中间退火.本文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两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合理的中间退火工艺.同时,还研究了成品丝材在不同退火工艺下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从而为成品丝材选择合理退火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三种型号不锈钢丝断口进行了观察,在拉拔态下丝材断口均可观察到第二相颗粒或夹杂物存在,三种型号不锈钢丝中第二相颗粒的数量以302型最多,而316L最小,这是影响三种型号不锈钢高速拉拔制备微丝过程中断丝率高低显著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对三种型号不锈钢丝拉拔过程中不同形变量的丝材进行了X-Ray分析,发现碳含量较高的302型不锈钢易产生形变诱发马氏体转变,使材料进一步硬化,促使丝材强度增大而塑性下降,使丝材达到一定形变量后更易断丝.本文还对微丝表面形貌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对表面缺陷进行了分类,并对各表面缺陷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对微丝制备过程中获得优质表面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玻璃熔窑火焰空间中燃烧过程研究方法的发展,在综合浮法玻璃熔窑理论和实际作业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实用意义的燃油浮法玻璃熔窑富氧燃烧火焰空间的三
为确保铁路系统给排水构筑物在处于冻融环境下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这就需要深入认识冻融环境对铁路给排水构筑物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冻融特征,根据上述内容合理制定铁路给排水构
开发耐热铝材料是铝合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其中钪(Sc)元素作为铝合金添加剂最为有效,仅微量添加,即可使铝合金有极高的强化效应、抗腐蚀性能、优异的焊接性能和耐热性能。但钪的价格昂贵,导致钪铝合金应用范围极小,限于体育和军事。由于锆(Zr)在铝合金中能够形成适合的强化相,工作温度下在Al基体中的固溶度小,在Al中的扩散系数小,也不影响合金的可铸造性,因此极有希望替代钪成为铝合金中的添加剂。此外,钒
该文在对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基于P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全软件型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实现形式.该文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在分析现有技
本文主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及其特点,分析了预制装配式住宅成本构成要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成本增量因素提出可行的措施和有效性建议,以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推动装配式建
Ti与Al2O3均具有质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以及良好的物理化学相容性和相近的热膨胀系数。因此,研究和开发集金属陶瓷优异性能与一体的Ti/Al2O3体系复合材料,以期在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