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m95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于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影响的研究。然后综合运用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关联等理论,以制造业结构升级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然后根据OECD制造业分类法,将制造业分为高端、中端以及低端技术制造业,接着引入余弦夹角法对各省份制造业结构进行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对中国制造业结构现状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情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根据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基于30个省级单位2005年-2017年的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以及多样化集聚都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但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或是多样化集聚,均能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专业化集聚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不同集聚模式对制造业所产生的效应不同,当制造业结构水平不同时,影响效果也不一样。这意味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的选择应当与制造业结构水平相匹配,当制造业结构水平较高时,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带来的促进作用更强,当制造业结构水平较低时,应当选择多样化集聚模式。不同地区进行制造业结构转型时,应当根据制造业结构水平,选择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引导制造业剥离生产性服务部门,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创造有利环境,减少行政管制,降低准入门槛。
其他文献
在武威市古浪县定宁乡进行的卢博士有机液肥 1号不同浓度在西芹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以30 0倍液在营养生长期每隔 15 d喷施 1次 ,共喷 3次的产量最高 ,为 7715 4 kg/ h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测试系统和被测对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导致对测量数据及其不确定度的评价和表示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很多情况下测量数据除了受随机噪声的影响,
“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建设落后,应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小康社会的建成。城乡发展的平衡性是我国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的问题之一,多种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其中基层领导队伍管理水平低下是一个较为主要的问题,作为我国最基层的领导核心,村党组织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核心,负责对所在村落各项事务的统一领导。因此要想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首先应该对农村党支书团队的整体能力水平进行综合提
通过PCCP管道安装施工实践,总结了管道安装过程中应控制的施工技术工艺重点,详细介绍了PCCP管道安装时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图1幅。
落水洞水电站为轴流转桨立式机组,其尾水肘管采用斜向布置设计,尾水肘管中心线与水轮机组Y轴线存在9°偏差。为保证尾水肘管安装质量,控制安装精度,在尾水肘管安装过程中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设计不科学、地下水系统不完善的城市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