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为我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后,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竞技体育得到迅猛发展。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以51枚金牌高居金牌榜首位,已经跻身于世界竞技体育大国之列。回顾24年时间里我国参加的7届奥运会,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是与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和坚持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奥运争光”战略密不可分的。我国要想保持竞技体育大国的地位,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在“举国体制”的大前提下制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决策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己经明确提出在新世纪要努力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它对其它运动项目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田径运动是奥运会和全运会中奖牌最多的项目,所谓“得田径者得天下”。在体育运动中田径是影响力最大的项目,尤其在竞技体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田径运动能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省体育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新世纪初期我省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省竞技体育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市体校田径队、河北省体工大队阳径队、河北省体校田径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存在的不足,对河北省竞技田径运动的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几条结论:1、近30年来河北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显现出阴盛阳衰的现象,一些项目阶段性取得过优异成绩,没有形成持续的优势地位,在近三届全运会中,男、女名次呈现连续下滑的态势。2、随着持续发展,我省田径运动目前已形成男子优势项目:三级跳远和110m栏,潜优势项目:400m、800m、铁饼、竞走。女子优势项目:铅球、铁饼和标枪,潜优势项目:400m栏和竞走。从20世纪70年代中至80年代末,我省三个女子投掷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后因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和后备人才的缺乏,导致成绩下滑,20世纪90年代末涌现出一些优秀选手,又在国内迅速形成霸主地位的态势。3、我省各市体校参训人数差异较大,后备人才培养的项目设置不健全,青少年丙组比赛过分突出专项成绩,导致过早的早期专项化训练,又体校运动员学习成绩整体较差,影响了我省田径后备人才和优势项目的持续发展;河北省田径队人才储备较少,项目人才结构设置不合理,并且成材率较低,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较少,年轻选手的锻炼机会更少,训练处于“以练备赛”的模式。4、我省各级田径教练员都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教练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大部分为中青年教练。大部分教练员来自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和经过体育院校专业学习后的退役运动员,河北省田径队教练员的学历相对较低;各市级体校田径教练员的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各市级体校田径教练员人数分布差异较大;运动员选材还是处于原始的依靠身体形态指标选材阶段,很少运用科学的测试指标;制定训练计划不够完整,很多还是凭自己的经验;基层业余体校训练缺乏系统性,教练员待遇普遍较低。5、各级田径队训练经费不足,并且经费来源单一;训练中科研力量介入较少,医务监督不到位。运动员的日常饮食没有按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的规律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