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K5/P35在耳蜗组织的空间表达情况,以及在耳毒性模型中是否通过激活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5, CDK5)信号通路而引起耳蜗内毛细胞损伤,从而导致耳聋的发生,以期对该通路诱发的耳聋的干预。方法:首先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PCR的方法同时证实了在大鼠耳蜗内毛细胞确实存在CDK5及其激活剂P35的表达。急性毛细胞体外给药检测硫酸卡那霉素是否造成毛细胞内钙浓度的上调而引起钙超载。在此基础上,利用体外培养的耳蜗毛细胞耳毒性损伤模型,以出生后4天乳大鼠耳蜗基底膜分离进行体外培养,收集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细胞死亡的上游分子Calpain以及CDK5与P35的变化。体外培养耳蜗毛细胞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硫酸卡那霉素处理组,硫酸卡那霉素加Roscovitine组,各组同时培养8h,后进行PI染色,观察细胞死亡的水平。结果:1.在大鼠耳蜗毛细胞中,螺旋器部分CDK5/P35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Blot、PCR、体外激酶反应结果均呈阳性;2.体外急性给予KM会导致耳蜗毛细胞内钙浓度的显著提高,并呈时间依赖性;3.体外培养耳蜗毛细胞经耳毒性药物硫酸卡那霉素处理后,Calpain表达量上升,CDK5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35表达量下降,P25表达量上升;给予CDK5抑制剂Roscovitine处理后,死亡的毛细胞数量较单纯给与硫酸卡纳处理组有所减少。结论:1.证明了CDK5/P35在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表达,并具有激酶活性;2.给予耳毒性药物刺激后激活耳蜗毛细胞上的Ca2+/Calpain/CDK5信号通路;3. CDK5的抑制剂通过调控Ca2+/Calpain/CDK5信号通路干预了耳毒性药物引起的毛细胞死亡。